截至目前,國內全部19家民營銀行當中,除了遼寧振興銀行和無錫錫商銀行以外,其余17家民營銀行均披露了2020年報。
從資產規模和營收情況來看,民營銀行增長整體高于銀行業平均水平。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末,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同期財報顯示,17家民營銀行總資產1.24萬億元,同比增長39.68%。
在營收增長方面,15家民營銀行同比增長超過10%,其中裕民銀行、蘇寧銀行、華通銀行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750%、175.61%和112.55%,同期38家A股上市銀行合計實現營收5.34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9%。
但凈利潤方面,民營銀行在2020年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在五家民營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翻倍,甚至翻數倍的同時,八家民營銀行凈利潤增長不超過4%,其中六家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除了經營情況,民營銀行年報中披露的在職人員情況同樣引人關注。
目前,國內民營銀行的主流經營模式是“一行一店,線上展業”,因此這類銀行員工以數量少、精英化為重要特征。17家已披露2020年報的民營銀行當中,僅有網商銀行官宣在職人員總數破千,為1114人,新安銀行員工總數最少,為86人,微眾銀行、金城銀行年報未明示員工數量,其余13家民營銀行在職人員均在三位數。
同時,大部分民營銀行人均創收(營業收入/員工總數)超過百萬元。其中網商銀行、蘇寧銀行人均創收超過700萬元,三湘銀行、億聯銀行、藍海銀行人均創收超過500萬元。
9家民營銀行同時公布了在職人員學歷情況??傮w來看,這9家銀行員工碩士以上學歷占比超過1/3,為34.58%,總數為1153人。
與傳統銀行相比,民營銀行員工當中科技人才比例更高。中關村銀行、三湘銀行、藍海銀行、華瑞銀行、新網銀行、網商銀行、富民銀行、蘇寧銀行、微眾銀行均在2020年報中公布了在職科技人員規?;蛘急?。其中:
富民銀行金融科技人才占比67%;
中關村銀行科技外協外包人員236人,科技條線人員和外協外包人員共計334人,占總人數的64.35%;
微眾銀行科技人員占比56%;
網商銀行科技人員總數為624人,占員工總數56%;
蘇寧銀行信息科技類人才總數193人,占比50%;
新網銀行中臺專業技術人員占比70%,其中研發人員占比47%;
三湘銀行IT和數字化條線員工占比47%;
藍海銀行科技、風控人員總數101人,占比43%;
華瑞銀行科技研發團隊規模為130人,占全部人員32%;
可以看出,民營銀行由于其線上展業的經營特點,科技人員比例普遍超過三成,且有相當一部分比例過半,相比之下,傳統銀行科技人員比例最多在10%左右。
17家民營銀行當中,有三家銀行公布了員工平均年齡,其中成立4年的中關村銀行員工平均年齡34歲,成立4年半的新網銀行員工平均年齡31歲,成立5年的富民銀行員工平均年齡33歲。顯示出民營銀行在職人員年輕化的整體態勢。
科技可以讓金融變得更加降本增效、更加綠色普惠,這一理念驅動民營銀行高度重視科技人才。相信在第二個五年的征程當中,民營銀行將陸續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積極擴充人才團隊,并以此為內生動力蓬勃發展,成為當下國內金融行業重要的新生力量。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