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北京、上海、廣東地方“兩會”閉幕。作為金融機構聚集的三個核心地區,其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金融舉措和發力點,劇透今年我國金融政策的部分發力點。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在京滬粵三地政府工作報告的金融藍圖中,數字貨幣成為共同發力點,另外,北京和廣東均提及發展綠色金融和數字經濟。在具體舉措上,三地亦存不同之處。如北京連續多年提及推動新三板改革,上海連續提及培育科創企業上市,廣東則連續兩年提及深交所和廣州期貨交易所。
記者通過采訪區域經濟專家、當地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從三個維度感知三地政府工作報告的金融“熱力圖”,以前瞻金融改革方向和資本市場投資機遇。
北京:獨角獸企業數
居世界城市首位
北京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0年,北京GDP達到3.6萬億元,增長1.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約2.4萬美元,達到發達經濟體中等水平。其中,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38%,居全國前列。目前,北京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2.9萬家,獨角獸企業93家,數量居世界城市首位。
金融領域方面,北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大力支持金融業開放發展。率先落地國家金融對外開放政策。推動出臺實施綠色金融、科創金融兩個改革創新試驗區方案,加快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建設,推進數字貨幣試點應用,完善“監管沙箱”實施機制,著力發展財富管理、基礎設施金融等新興金融業務。推動新三板改革,發揮好首貸、續貸、確權融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心作用。加快設立金融法院。
專家說:
金融科技發展值得期待
“報告談到了綠色金融,特別是談到了科創金融、財富管理和基礎設施金融,突出了北京的特色?!敝袊缈圃航鹑谒鹑诳萍佳芯渴抑魅我駶龑Α蹲C券日報》記者表示,基礎設施是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為政策制定城市,發展財富管理、基礎設施金融等新興金融業務,北京也應該承擔較多的義務。
尹振濤表示,金融業對外開實際上是當前中國金融改革最重要的一點,作為金融政策制定最重要的城市,北京在金融開放政策中走在最前列,是非常有必要的。聚焦到資本市場來看,尹振濤表示,全國股轉公司位于北京,而且新三板改革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
對于未來,尹振濤表示,有兩點值得期待:第一,關于金融科技的發展或科技型金融產業的發展。第二,北京還應繼續突出政策制定的能力。
上市公司說:
數字經濟將會快速發展
北京某科創板上市公司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比較關注數字經濟相關舉措,因為跟我們行業發展息息相關?!?/p>
“其實數字經濟已經被定調為新一輪產業周期的主線,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是數據?!币患铱苿摪迳鲜泄鞠嚓P人士表示,數據的產生大概分三類:一是通過PC辦公產生,二是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三是純自然類數據。北京的產業結構偏前者,以PC辦公或以科技驅動的公司比較多。數字經濟概念被認可后,相關產業也會得到快速發展。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是北京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今年第三個重點任務。上述人士表示,報告還提到持續深化4.0版營商環境改革,以及確權融資服務等,這些都是配套措施。整體來看,政府工作報告從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配套融資服務、產業落地等,進行了全方位、系統化較好的安排。未來一段時間內,北京數字經濟會取得更快的發展。
機構投資者說:
希望支持天使投資發展
今年北京政府工作報告的首要任務是科技創新——“強化創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強調創新,釋放了很強的信號?!毙鞘顿Y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未來北京將在科技創新領域持續發力。未來北京將更堅定的發揮創新優勢,在科技強國戰略指導下,夯實北京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新地位?!?/p>
星石投資相關人士認為,在支持創新的過程中,最直接的支持環節之一就是天使投資,天使投資一度是支持高新初創企業的“融資王”。希望未來北京在制度和政策上對其提供更多的支持。如強化對天使投資的稅收扶持,在有條件的地方,進一步給予地方稅收優惠;提升人才招募、落戶優惠的投后服務;降低天使投資的運營成本、提供資金支持等。
上海:去年融資額、總市值
居全國首位
上海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0年,上海GDP達3.87萬億元,增長1.7%。另外,去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2274.8萬億元、增長17.6%,上市企業融資額、總市值均居全國首位。
在金融舉措方面,上海市今年要聚焦強化“四大功能”,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上,持續推動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在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上,加快培育一批“硬科技”企業科創板上市,打造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在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上,著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在強化開放樞紐門戶功能上,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專家說:
國際金融中心主體架構已確立
國泰君安(16.56 -1.66%,診股)黨委書記、董事長賀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去年,上海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多方面成績斐然。首先,金融市場容量大幅上升;其次,國際金融中心主體架構已經確立,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首次躋身全球第三;最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轉型更加亮眼。
“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的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三位,體現了上海金融中心的發展水平和競爭實力?!鄙虾J姓f委員、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韓漢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上海金融業的發展將更加重視為實體經濟服務,特別是與上海聚焦強化“四大功能”有更緊密的結合。金融發展將更加積極地支持科技創新策源、全球資源配置等。
賀青認為,推動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上海存在著金融先行優勢和高端人才優勢。金融先行優勢方面,證券交易中心、貨幣市場中心、外匯交易中心、黃金交易中心、期貨交易中心等一系列要素市場先后落戶上海,同時吸引大量國內金融機構總部和境外金融機構落戶上海。同時,上海憑借自貿區建設的先行先試,目前在貨幣國際結算、海外項目承保、境外項目離岸人民幣投融資等方面取得較多成功經驗,這為進一步對外開放奠定了堅實基礎。
“未來,上海還可以從加快構建更加完善、發達的要素交易功能市場,加快推進上海自貿區新片區改革,以及加快提升本土金融機構的綜合實力等三方面入手,進一步探索金融業的對外開放?!辟R青表示。
對于加快培育一批“硬科技”企業科創板上市,韓漢君認為,一方面有利于上??萍紕撔履芰Φ恼w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活躍上海股票市場交易,為股票市場輸入新鮮活力。賀青認為,一是有助于將科技創新提升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二是有助于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市場主體作用;三是有助于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目的。
上市公司說: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申聯生物董秘吳本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海市政府提出在今年要聚焦強化“四大功能”,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設目標,與上海市建設國際“五大中心”的城市定位緊密呼應,渾然一體。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和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以及高端產業引領功能的具體舉措,必將實現上海市科技軟實力和產業硬實力充分結合,實現金融資本與實體產業的充分協同,引領上海長遠發展。
對于持續推動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培育一批“硬科技”企業赴科創板上市,吳本廣認為,相應舉措的推行能夠促進上海市金融中心職能服務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定位,引領國內高科技企業、高端產業快速發展,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機構投資者說:
醫療保健行業值得關注
嘉實基金研究部副總監、消費行業研究組長吳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然受疫情沖擊較大,但去年上海在金融領域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上交所、中金所、上期所等三大核心金融市場的成交額均取得大幅增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上海首次躋身全球第三。相信上海在‘持續推動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和‘全面深化國際經濟、金融中心建設’的長期戰略下,金融環境和金融實力都將持續提升?!?/p>
對于投資機遇,吳越表示,報告中著重提到“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長期來看,醫療保健行業將是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后資源投入的重點,而且伴隨住宅、養老、教育、福利等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居民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都將得到長足提升。資本市場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相信也會在相關領域出現眾多投資機會。
廣東:GDP總量
連續32年居全國榜首
據廣東政府工作報告,去年,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1萬億元,增長2.3%,總量連續32年位居全國第一?!笆濉逼陂g,廣東省研發經費支出從1800億元增加到32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2.4%提高到2.9%,區域創新綜合能力躍居全國第一,有效發明專利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保持全國首位。
在金融領域,廣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金融強省建設,提升廣州、深圳中心城市金融能級,深化城商行、農商行改革,做大做強地方金融機構。抓好廣州期貨交易所建設,支持深交所完善上市制度、開展“新三板”轉板試點。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完善地方金融監管體系,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推進金融創新,積極穩妥防范化解非法集資、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
從具體舉措來看,廣州期貨交易所和深交所連續兩年進入廣東政府工作報告。但是,綠色金融、金融強省建設、開展“新三板”轉板試點等,均為首次提及。
專家說:
今年要把重大項目開好頭
坐標深圳的某金融行業資深研究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廣東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舉措,最關注其中四點:一是廣州期貨交易所已經獲批,但目前具體細則未出,當初計劃建成綠色金融產品期貨交易所,未來上市品種方面是否會放寬一些,如能源相關期貨產品是否能上市;二是“新三板”轉板試點的首單,是否能在深交所先行先試;三是“跨境理財通”已經醞釀很久,今年全國“兩會”前后是否能推出;四是數字貨幣此前在深圳已經試行,今年是否能真正推向社會。
此外,上述金融行業資深研究人士表示,加快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建設;打造數字貨幣創新試驗區;加大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力度,做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強化農商行支農服務,建設廣東金融支農聯盟,推進農業農村保險高質量發展等內容也值得關注。
該人士認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最重要的任務,一是把各個重大項目落實好,開個好頭;二是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特別是要抓好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等幾個科技載體,為下一步廣東創新發展打好基礎;三是推動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真正找到突破口,將政策落地實施。
上市公司說:
希望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廣東一家家電上市公司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最關注深交所完善上市制度。完善上市制度,能夠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上市,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上述公司人士表示,還比較關注報告中關于數字經濟的舉措,作為一家客戶數量很大的企業,對客戶數據的一些偏好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前提是需要真實的數據,而且有獲取數據的正規手段和渠道,企業還要有應用數據的能力,通過對數據的梳理加工應用,來服務企業的發展,如研發等。所以,希望政府能夠繼續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讓企業有更多的數據資源或者數據要素。
機構投資者說:
“新四化”等帶來長期投資機遇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今年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強調了對金融、科技和農業的支持,和“十四五”規劃建議是保持一致的?!笆奈濉币巹澖ㄗh提出了“新四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新型信息化和新型農業產業化,作為中國經濟排頭兵,廣東省努力踐行“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未來大方向,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
在投資方面,魏鳳春表示,報告提到了數字化。數字化對中國未來的供給側和需求側改革,及政府管理都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保障作用。從資本市場來看,也是未來投資的關注點。長期來看,“新四化”、數字化、農業供給側改革,都有非常清晰的投資邏輯?!笆奈濉逼陂g,投資標的就是傳統產業和新技術相結合,新的產業也會帶來較好的投資機會。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