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Pal入華
2019年6月,有消息稱,PayPal收購了國付寶70%的股權。雖然大家都將其看作PayPal入華的重要信號,猜測PayPal將在國內市場有所作為,但之后的一年多,一直未見PayPal有何大的動靜,顯得格外的低調。
近幾日,又傳出消息說,PayPal將國付寶剩下的30%股權一并納入囊中。如果說,2019年PayPal還有可能是在試探國內的行情,那么這一次全資控股則完全證實了PayPal入華的決心。
有人辭官歸故里 有人星夜趕科場
國內的零售支付市場是一座圍城。
就在前幾天,有“中國支付第一股”之稱的匯付天下發布公告稱,啟動退市計劃,邀約價格為3.50港元。這一價格甚至不到發行價的一半。如果匯付天下退市成功,他就是上市、退市雙料第一。
另一邊,抖音、快手、拼多多、華為等后起之秀都補到了門票,正在加快布局,要在支付市場分一杯羹。
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發現,艱難前行的,多是沒有生態的獨立支付機構。誠然,在獨立支付機構中也有日子過得滋潤的,比如某著名的“跳馬小王子”。不過,他的生意畢竟不能是長久之計,如何找到一條行得穩、走得遠的路,才是他要思考的重中之重。
而那些斗志勃勃,甩開膀子加油干的支付機構,都是背靠集團,圍繞集團生態提供配套服務的。例如支付二巨頭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所以我們大致可以得到一個粗略的結論:只有在生態之中,支付機構才能活得好;獨立的支付機構,只會越活越艱難。
再回過頭來看PayPal,他是有生態的嗎?至少在國內是沒有的。那么,他如果直沖沖的硬闖入國內市場,一定沒有好果子吃。
PayPal的破局之路
是否有什么破解之道呢?
其實說來也容易,PayPal是國際上當仁不讓的老大,如果他能夠把他的優勢轉化到國內來,就能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對,我說的就是跨境支付,在這方面他的優勢太大了。
跨境支付有兩個方向,一是進口,二是出口。
進口業務面向國內的消費者,但PayPal在國內沒有生態,要拓展國內消費者實在是太難了。就算想燒錢買用戶,都沒有抓手。所以,如果是做進口業務,PayPal并不能破局。
PayPal應當將重心放在出口上。出口業務面向國外的消費者,而這正是PayPal的強大之處,他在全球有3.25億活躍用戶,支持100多種貨幣。這個優勢,是其他同行完全無法比肩的。我相信,只要做好出口,PayPal就能在國內站穩腳跟。
兩個突破口
出口應該怎么做?我覺得有兩個突破口:
突破口一
國內的電商要將商品銷往國外,最常見的方式是入駐國外的電商平臺(例如,ebay),通過平臺銷售商品。
從資金流向看,要先在國外使用國外的支付工具收款,這其中最著名的支付工具就是PayPal。在收到款以后,再從國外匯入國內,在國內收匯、結匯(也有先在國外結匯,再用人民幣匯入國內的)。目前,國內這一端做得比較多的是連連、pingpong等公司。
如果PayPal進入到這個領域,他就可以一手在國外收單,一手在國內收、結匯,兩手相連直接打通國內外。他根本就不需要與傳統的打法正面拼刺刀,一招“過頂傳球”直接繞到后背得分。對傳統打法的公司來講,將面臨一場巨大的考驗。
從身份上來講,pingpong是外包服務機構,與PayPal是產業鏈的上下游關系。所以,像pingpong這類的公司其實是有后路的,他們可以轉為與PayPal合作。不過,據江湖傳聞,pingpong也在尋求國內的支付牌照。如果獲牌成功,身份就變了,也就斷了合作的可能,就只能放手一拼了。
突破口二
2020年,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國外貿行業出現了兩個現象。一方面,國外制造業受疫情影響產能下降,間接導致我國外貿逆風翻盤,訂單量大增。另一方面,國外經濟受疫情拖累,出現了消費降級的現象。
兩個現象疊加在一起,于是我們看到大量的低端商品訂單,源源不斷地向中國涌來。過去我們都是把高端商品賣到國外賺外匯,把低端商品留下供內銷。疫情正在逐漸改變這一格局,低端商品在國外也開始大受歡迎起來。
不過有一個問題,有相當大一部分低端商品不能滿足國外電商平臺的要求,無法在國外電商平臺銷售。
為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出口型電商都開始自建平臺,直接面向國外消費者。并且直播帶貨這個新玩法也被帶到了國外(新時代的文化輸出,圈起來,要考?。?,通過tiktok等直播平臺向自建的電商平臺導流。
說到這里講一句題外話,如果現在有人能推出一個“國際版拼多多”,專門幫助低端商品銷往世界各地,一定能發大財。
自建平臺需要解決外卡收單的問題。目前在國內,只有傳統的無卡支付這種方式。這是一種相對落后的方式,在交易真實性,信息安全性,操作便利性等方面,都有諸多不足。國內長期以來,缺少一款覆蓋地區廣,用戶基礎多,幣種支持全面的外幣錢包。PayPal有機會迅速地填補這項空白,幫助國內受理環境從卡基向賬基升級。
兩個突破口的優劣勢
前者有較大存量市場,并且還在持續增長,是很不錯的選擇對象。但是,這個市場上已經有了實力較強的老玩家,PayPal入場以后,一定會激起他們的猛烈反抗。盡管PayPal各方面占優,要拿下市場也不可能是一件輕輕松松的事。
后者是個新興的市場,規模還不夠大,交易量也相對分散,短期之內很難做出好看的數據表現。但這個市場沒有有力的競爭者,PayPal很容易就能全部拿下,然后隨這個市場一同增長。
PayPal會如何選擇,是先挑大的,還是先捏軟的,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許PayPal會兩手出擊,雙管齊下。
責任編輯:陳愛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