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下稱“野村東方國際”)迎來開業一周年。一年多前,該機構成為首家開業的新設外資控股合資券商。但就在3個月后,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外資機構的人員流動、展業籌備工作帶來了挑戰。
疫情并未動搖外資加碼中國業務布局的決心,而中國金融雙向開放的步伐也未放緩。對于2021年的戰略布局,野村東方國際證券CEO孫冬青近日接受了第一財經的專訪。
孫冬青表示,盡管疫情影響了展業進度,但外資對中國布局的興趣反而提升了,2021年將在當前170人的公司人員規模上再新增100人左右,并積極申請新的業務資格。
在野村東方國際開業之初,可開展的經營業務范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證券自營及證券資產管理。目前,承銷保薦牌照仍待申請。
一般而言,證券承銷與保薦是一家券商最核心的盈利來源之一,但也伴隨著較高的人員成本投入。對此,孫冬青對記者表示,“公司的最終目標是成為全牌照的證券公司,今年仍將積極籌備申請承銷保薦牌照,這需要和野村全球的投行戰略一起考慮?!?/p>
在已獲得的四張牌照下,野村東方國際設立了財富管理部、機構業務部、研究部、資產管理部和自營交易部。
同時,具備QDII資格并申請額度也是公司的目標之一,資產全球配置是中國財富管理的必然需求,讓投資風險在地域、貨幣、資產種類等各方面得到分散。
中國財富管理的藍海自然是外資的關注點。野村東方國際也將聚焦滿足高凈值客戶的個性化、全方位需求,在2020年增加上海、北京營業網點的基礎上,繼續新增深圳等網點,并加大投入,擴大財富顧問團隊。同時。公司計劃申請“金融產品代銷牌照”和“公募基金銷售牌照”,增加客戶服務的內容,完善財富管理的綜合能力。
對于外資券商而言,盡管起步不易,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積極前景無疑是其未來展業的關鍵動能。有機構估算,到2022年底,中國內地家庭在基金、保險和直接股權上的資產配置比例可能從17%升至21%,以美元計將達16萬億美元。
隨著中國金融雙向開放的推進,外資券商可充分利用集團國際化資源的優勢逐漸體現。
當前,不僅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范圍不斷擴大,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的額度也有所提升。
事實上,相比日本經濟的低增速,日本有眾多優質上市公司,例如優衣庫、尤妮佳等,2020年日經指數也創下30年新高。對于中國投資者而言,未來全球資產配置的需求將不斷提升。野村東方國際計劃通過資管部發行FOF產品等形式為客戶配置全球優質資產。
當前,外資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態圈,近30家國際資管巨頭以WFOE PFM(外商獨資企業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形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從境內募資并投向境內市場,這意味著作為賣方的外資券商將迎來更多熟悉的外資買方客戶。一般而言,國際資管巨頭都會有全球賬戶(global account)的概念,因此在華外資券商也可以繼續在中國境內為其全球客戶提供服務。
責任編輯:Rachel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