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四季度例會。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本次例會明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在此基礎上,本次例會還強調,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王靜文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所謂連續性,意味著疫情防控期間的部分政策將會延續,避免出現“政策懸崖”;所謂穩定性,意味著貨幣政策將會“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所謂可持續性,則意味著政策會兼顧防風險、穩杠桿等方面的考量。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
保持貨幣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對于經濟形勢的判斷,本次例會指出,去年以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業內人士認為,該表述相較2020年三季度例會“經濟穩步恢復”的表態更為樂觀。
“從2020年11月主要經濟數據看,四季度經濟運行增長有望較三季度繼續加快,因為無論從生產還是需求來看,都是在穩步回升的?!眹医y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近日表示,從下一階段來看,2020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2021年,我國經濟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的可能性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境外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雖然國內經濟內生動力增強,但也面臨疫情等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沖擊。本次例會強調,要加強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字當頭,不急轉彎。
“貨幣政策不會突然轉向收緊,避免影響經濟穩定恢復進程?!惫獯筱y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內需求仍處于恢復階段,全球防疫、經濟復蘇和海外市場走勢仍不明朗的情況下,國內政策將以穩為主,貨幣政策如有微調也是漸進的,且需要通過結構性政策和改革手段進行平衡。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認為,此次例會提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也是貨幣政策“穩”的另一個內涵,意味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舉措將更加體系化。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李義舉認為,本次例會提出“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和“完善綠色金融體系”,表明未來的結構性政策將重點關注科創金融與綠色金融發展。
此外,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延續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后,本次例會也明確提出,進一步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和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
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本次例會還提出,著力打通貨幣政策傳導的多種堵點,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鞏固貸款實際利率水平下降成果,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與去年三季度例會“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的表述相比,此次表述變為“穩中有降”,并且新增“鞏固貸款實際利率水平下降成果”的表述。
2020年以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穩步推進,促進優化金融結構,促使銀行主動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整體來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企業貸款利率繼續下行。
人民銀行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2020年9月,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12%,比上年12月下降0.3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3%,比上年12月下降0.49個百分點,明顯超過同期LPR降幅,有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2020年12月21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LPR最新報價顯示,1年期品種報3.85%,5年期以上品種報4.65%。兩項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均連續8個月保持不變。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2021年上半年之前,在國內經濟恢復發展與外部不確定性因素猶存的背景下,LPR報價基礎有望保持穩定,未來一段時間企業貸款利率有望“由降到穩”。
下一步,如何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業內專家認為,未來需繼續推進以LPR為代表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提升存款利率的市場化程度,增強貸款利率與貨幣市場利率以及政策利率的相關性。
此外,本次例會還強調,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穩定市場預期。李義舉認為,這將有助于我國信用環境的改善,降低銀行信貸的風險溢價,有助于利率水平穩中有降。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