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小貸管理辦法的征求稿一出,市場隨即反應強烈:門檻是否過高,聯合貸款的未來增長會不會因此受限?未來網絡小貸的出路又在哪里?
“這一政策的目的不是限制機構本身的杠桿,而是為了防止這些網絡小貸公司風險外溢,將風險傳導給銀行?!?1月10日,在財聯社直播節目“金融云會議”《強監管不期而至 金融科技的未來有哪些法可依?》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而提高網絡小貸的門檻,也將有利于擠出相關行業的風險。
金融科技觀察者、私募基金管理人畢研廣則表示,在強監管之下,金融科技企業也應找準自身定位,回歸金融科技公司本質。
監管之下 已有銀行尋求自營網絡貸款之路
在此次征求意見稿中,首次將網絡小貸公司聯合放貸的最低出資比例限定在了30%。而此前,不少網絡小額貸款公司在聯合放貸中占比僅為10%到20%,甚至一些機構的聯合放貸比例低于10%。該辦法一出,業內人士分析稱,聯合貸款增長規?;驅⑹艿經_擊。
之所以設定為30%的最低限制,畢研廣認為,此前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中也已經明確提出,并允許存在,而此次劃定最低30%的界限,是為了便于厘清、明確責任,避免因雙債權人模式責任不明而造成還款責任問題。
“網絡小貸公司出資比例越低,釋放給金融機構的風險就越多?!痹鴦偙硎?,一方面聯合貸款中金融科技公司占比較低,意味著其同質化的風險可能更多地傳遞給與之合作的銀行,而中小銀行拿到的聯合貸款越多,柒自身發展的動力也會受到影響。這相當于用中間業務收入買了利差,而風險管理能力并未因此提高。
財聯社記者獲悉,在該辦法出爐之后,一些銀行也正在調整自身聯合貸款的策略。有些銀行仍然選擇與大型的主流合作,而另一些則開始更換合作方式或著力發展自營類的互聯網貸款。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蘇州銀行發布公告顯示,目前與互聯網頭部企業均存在合作關系。截至2020年9月末,該行通過互聯網平臺發放的貸款余額為55億元左右,主要為消費貸款。不過,目前有互聯網助貸業務,但整體規模不大。結合前期與科技公司在大數據利用方面的合作經驗,該行目前正與地方大數據管理局開展相關合作,嘗試逐步推進本地自營網貸業務的發展。
不僅如此,中小銀行近期也開始重點發力網絡貸款。除了蘇州銀行以外,寧波銀行也在此前的董事會上通過了以全票審議通過了《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互聯網貸款業務規劃及管理制度》。
回歸本源 B端突圍或成小貸發展路徑
除了主流業務受阻以外,網絡下貸還面臨著未來原則上不跨省的尷尬。這讓網絡小貸牌照此前的價值大打折扣。
“征求意見稿把網絡小貸拉回到小額貸款的本質,所以才會有網絡小貸跨區域需要特別審批,而且只有極少數機構才有開展跨區域貸款的資質?!痹鴦偨忉尩?,此前曾有人認為網絡小貸的牌照至少比城商行高,因為城商行僅限于一定區域內開展業務,而網絡小貸公司并無區域限制。但是現在征求意見稿要求網絡小貸回歸本質,小額貸款的本質是支持本地發展,原則上不能跨省,需要跨省的話,則要有一定資質以及審批。
而網絡小貸失去此前的跨省的優勢,未來發展又將如何?當下網絡小貸的主流業務實際上已經面臨飽和,不少網絡小貸公司已經遇到了增長的天花板。尋找新的業務模式在強監管之下變得更加迫在眉睫。
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認為,B端供應鏈金融或將是未來網絡小貸突圍的方向之一,服務于B端小微金融領域的發展空間仍然較大。而網絡小貸政策的出爐,也是提醒相關從業者盡快轉面方向的信號,“不能躺在過去的成績和模式上,吃老本已經行不通了?!?/p>
提高門檻 將加速行業優勝劣汰
對于征求意見稿中,網絡小貸公司注冊資本10億、50億的限制,有不少人評論,網絡小貸公司的資本金門檻比消費金融公司以及民營銀行更高。
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表示,監管意圖要從兩個層面去理解,第一個層面,征求意見稿的目的是優化行業產能,或者說是金融機構的供給側改革,其目的是把實力較弱的機構清除出去。近兩年,在普惠金融領域,金融機構供給同質化過剩,并沒有實現有序競爭。
第二個層面,這實際是監管對市場未來演化前景的應對。隨著科技成為金融機構核心的驅動力,實力較弱的小貸公司劣勢日益凸顯。它們并不具備科技、人才等資源,其未來發展前景并不會很好,大概率還是會被市場淘汰。與其將來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帶來大量不良資產,引發一系列問題,倒不如監管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將這些問題消滅在萌芽里。
同時,薛洪言也表示,雖然網絡小貸公司的準入門檻提高了,但是對金融科技巨頭來說,要達到這個門檻依舊是比較容易的。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