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平安銀行全資子公司——平安理財收到中國銀保監會的開業批復,作為國內股份制銀行第五家理財子公司亮相資管市場。在固收行業從業逾20年,曾先后任平安證券副總經理、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的張東,成為平安理財首任總經理。
面向百萬億級規模的國內資管市場,平安理財如何從平安集團“母艦”中脫穎而出,打造自己專屬的核心競爭力?張東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平安理財將追求資產長期穩健增值,通過產品創新、專業投研、高效運營和科技引領,來實現“科技型資產管理機構”和“全品類開放式理財平臺”的發展目標。
穩健推進理財產品轉型
從獲批籌建到如今開門迎客,平安理財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里快馬加鞭,完成了從人員架構組織到投研體系搭建的一系列動作。
“從過去銀行的一個資管部門,到一家獨立運行、風險隔離的持牌公司,平安理財克服了一系列挑戰?!睆垨|坦言,上半年受到突發疫情的影響,公司開業較預期稍有延緩。此外,年初在貨幣寬松的刺激下,債券市場收益率震蕩波動,對整個銀行資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帶來一定壓力。
除了應對來自突發疫情的擾動因素,資管新規下理財產品的轉型是平安理財籌備期間的重頭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6652.8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7%。其中,符合資管新規凈值管理要求的凈值型產品規模4030.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6.7%,新產品占比在股份制銀行中處于領先位置。
“目前市場上還有相當規模的老理財,要在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之前剩余的16個月時間里完成整改,結構性存款今年也面臨有序壓降的監管要求,這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較大挑戰?!睆垨|介紹,在籌備平安理財期間,平安銀行穩步推進理財產品轉型。一方面,加大新產品發行力度,已經推出符合資管新規的凈值化新產品線,涵蓋現金管理類、固收類以及通過權益類資產增厚的“固收+”類,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另一方面,穩妥有序推進存量保本理財產品及老產品壓降工作。
張東表示,雖然銀行理財子公司短期受到疫情影響和產品轉型的壓力,但老理財產品的退出和監管合規的督促,有利于新理財產品的加速承接,公司整體看好目前資管行業的整體轉型趨勢。
FOF和MOM布局權益市場
在資管新規引導下,國內百萬億級規模的資管市場正在逐漸駛入更加市場化、專業化與規范化的發展軌道。作為國內資管市場份額規模最大的一支生力軍,銀行系資管被市場寄予厚望。
在張東看來,與銀行本身的信貸文化不同,理財子公司要積極擁抱資管文化,而資管文化的核心是客戶利益至上。平安理財致力于成為一家平臺型資管機構,依靠好的系統、產品來提升客戶的信任度。
“基于理財客戶對資產長期穩健增值需求的特點,結合我們自身的優勢,加大了固收策略投資體系的建設,重點打造了‘固收+’的產品系列?!睆垨|介紹,從產品系列上,以固收策略為主打的產品已經募集完成并成功運轉,這是交易策略在理財產品上的首次嘗試,創行業先河。
除固收策略之外,記者了解到,與不少理財子公司選擇直接參與權益市場投資不同,平安理財采取了一套相對穩健的“打法”,主要通過FOF和MOM布局權益市場。
“如果把基金公司比喻成牧場,把基金經理比作奶牛的話,我們暫時不會自己建牧場和養奶牛,而是直接買牛奶?!睆垨|介紹,平安理財在籌備過程中吸納了不少來自證券公司、大型公募基金的專業人才。但相較于一些大型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權益投資市場積累、團隊合作經驗相對匱乏,也沒有經歷過太多市場周期變換的歷練,因此公司決定先和市場上最優秀的機構合作,去尋找市場上最好的基金產品、最好的管理人和最好的投資策略。
張東介紹,目前平安理財團隊架構中已經設立了一支專攻基金研究及投資的“平安優選”資深團隊,聚焦FOF、MOM投資及基金優選。憑借“組合投資+財富管理”的雙擎驅動模式,發揮其在基金領域深厚的投研能力,為平安理財“固收+”、FOF、MOM產品投資業績添磚加瓦的同時,也為平安銀行基礎零售、私鉆及海外的客戶輸出各具特色的基金優選組合。
踐行科技賦能
近年來,隨著平安集團持續加碼金融科技應用,科技賦能已經成為整個平安的“金字招牌”。作為集團內被寄予厚望的一家子公司,平安理財在科技應用方面的實踐應用為其增添了鮮明特色。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家科技型的資管公司?!睆垨|表示,平安理財將充分利用平安集團科技力量與人才優勢,持續推進作業流程線上化、經營分析數據化、投資決策輔助智能化。
張東透露,在前期公司投研團隊組建的過程中,公司會整體偏向于去錄用一些具有科技背景和數據處理能力的人才,主要是為了適應未來被動投資的大方向。
在資產管理方面,平安理財引進了平安集團債券智能投研平臺(KYZ),輔助投研決策并沉淀投研能力。同時,依托平安集團“領航”交易系統,平安理財可以實現策略構建+毫秒級交易。此外,在充分運用KYZ、AI科技、大數據等科技的基礎上,平安理財還圍繞零售客戶的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場景,以及機構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場景,打造全品類、豐富完善的產品體系以及全球視野的投顧策略。
責任編輯:Rachel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