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區發布了2020年的重點(新基建)項目投資計劃,將拉動全社會投資總額達到34萬億以上,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數字。34萬億是什么概念?就是說占到了2019年全國GDP總量的近34%?!?/p>
7月5日,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每日經濟新聞》旗下每經智享會推出的“五道口在線學習計劃”直播中,平安集團智慧城市發展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智慧辦主任杜鵬,以萬億新基建行業如何發展為切入口,發表了題為“新基建風口下智慧城市機遇”的講座。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在杜鵬看來,當前新基建的建設浪潮帶來了巨大的政策機遇,企業應擁抱變革,趁勢而上,學會順勢、借勢、乘勢,從而造勢,正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新基建能有效對沖經濟下行風險
2020年是數字新基建元年,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加入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重要內容,將新基建上升為國家戰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使得新基建和智慧城市建設變得更為重要,只有加速新基建的規劃落地,才能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新基建并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8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提出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是第一次提到新基建的概念。
隨后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寫入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新基建更是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杜鵬介紹,新基建就是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要求,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以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衛星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領域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
實際上,2020年是我們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然而受到疫情影響,傳統基建帶動經濟增長作用逐漸減弱。
杜鵬稱,我國經濟發展依靠三駕馬車,即出口、消費、投資,目前出口和消費疲軟的情況下,要拉動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然而傳統基建帶動經濟增長作用逐漸減弱,而新基建正是對沖今年疫情影響經濟下行風險的最有效手段。
新基建的建設浪潮帶來了巨大的政策機遇,智慧城市順應時代趨勢迎來了數十萬億的市場風口。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未來將以新型基礎設施為牽引,推動傳統基礎設施優化服務和提升效率,統籌推進更多智慧城市等項目建設,構建適應智能經濟智能社會發展需求的基礎設施體系。
“智慧城市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就是信息化的方向,城市就是城鎮化的方向,城鎮化的主體?!倍霹i介紹,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城市發展的偉大愿景和藍圖,換言之,就是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包括治理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但是對于中國城市治理的真正智慧化,確實是迎來了一次重要的發展契機。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我們城市的治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然而面對疫情,智慧城市卻能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防控難度巨大的疫情壓力下,中國卻很從容有序高效地控制住了局面。杜鵬稱,大家可能都有親身經歷,小到健康碼小程序,大到城市的決策指揮中心,這背后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支撐著。
新基建累計社會投資將達到34萬億
國家工信部、發改委等部委連續出臺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等10多個文件,對新基建、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車聯網等領域快速發展起到重要的指導推動作用。
對沖今年疫情影響經濟下行風險,新基建市場究竟有多大?
杜鵬表示,現在中國在5G方面取得了話語權,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超過萬億級的市場。而由它帶來的下游經濟價值,未來運用的經濟價值,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至少是10倍,也就是在10萬億級以上的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區發布了2020年的重點(新基建)項目投資計劃,將拉動全社會投資總額達到34萬億以上,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數字。34萬億是什么概念?就是說占到了2019年全國GDP總量的近34%?!倍霹i表示。
在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新基建投資項目后,我國行業巨頭也紛紛入場,迅速瞄準萬億級別的新基建市場。
杜鵬稱,在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新起點投資項目之后,一些IT行業的頭部企業,像阿里、騰訊、華為、百度等行業巨頭們也相繼宣布加大力度在新基建領域布局。
責任編輯:王煊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