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悉,華為近日對組織架構進行了新一輪調整,其中Cloud&AI升至華為第四大BG。
據記者了解,華為上周對內發布了新的人事任命文件。文件顯示,侯金龍擔任Cloud&AIBG總裁,彭中陽任企業BG總裁,原企業BG總裁閻力大調任B類國家管理部總裁。此外,吳偉濤任公司總干部部副部長,劉宏云增任東南亞地區部總裁。
此次調整也意味著Cloud&AI成為繼運營商BG、企業BG、消費者BG外,華為的第四大BG。此前,“Cloud&AI產品與服務”和“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華為組織架構中屬于BU部門,但層級與BG并列,同屬華為的一級部門。
華為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這是華為對ICT部門的重大變革,也是“Cloud Only”戰略的進一步落地?!罢{整的方向和細則還在討論?!比A為內部人士對記者說。
據悉,華為在2018年年底對“ICT基礎設施業務”進行了組織架構的重組和優化,將公有云、私有云、AI、大數據、計算、存儲、IoT 等與IT強相關的產業重組為“計算與云”產業群,并在此基礎上組建了“Cloud & AI產品與服務”,而在2019年的一季度,華為又將IoT、私有云團隊合入Cloud BU。
而在2019年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常務董事汪濤在大會演講中表示,華為的“Cloud Only”戰略,通過對資源和組織的整合,從芯片到數據中心、從硬件到軟件、從IT基礎設施到云服務、從邊緣計算到云計算,將資源全部集結。這樣做是希望通過壓強投入,將華為云打造成業界唯一的擁有全棧能力的云。
而AI則是企業上云的核心驅動。華為曾預計,2025年所有的公司都會上云,97%的大企業都會使用AI,77%的云上應用都會用到AI,AI將會是云上競爭的關鍵。對此,華為采取的措施是,從芯片做起,推出AI芯片昇騰910和昇騰310,使得算力資源桑變得更加“經濟”,針對開發難的挑戰,華為又發布了一站式AI開發平臺ModelArts。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此前在新年致辭中表示,預計2019年華為全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85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8%左右。盡管沒有達到年初預期,但公司整體經營穩健,基本經受住了考驗。
“組織變革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作戰能力,避免官僚主義。要把一切不適應提升主戰競爭力、不適應改善戰略支援服務的機構合并、裁減,人員轉行,聚焦到以生存為中心的主航道上來?!毙熘避娫谏鲜鲋罗o中提到,ICT組織變革的目標是支持云與計算產業的商業成功,聚焦在產業維度的專業性和效率、聚焦產業競爭力提升。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