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銀行作為國內第一家民營銀行、互聯網銀行,剛剛度過了成立五周歲生日。過去的一年里,微眾銀行積極運用金融科技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探索行業新型發展道路。在2020年,微眾銀行將繼續踐行“普惠金融”,在金融科技助力下逐步建立起一個“科技銀行”的全新運營模式。
防范金融系統的風險是黨中央、國務院近年來高度聚焦的領域,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前提與現實保障。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風險的傳遞將更為迅速,維度也更加多元,如何建立全面系統的風險管理體系,比以前顯得更為重要,而對于新興的互聯網民營銀行而言更為緊迫。2019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微眾銀行針對普惠金融業務的特點,不斷完善本行的大數據風控體系。
截至目前,微眾銀行已建立超過300個社交、征信和反欺詐等系列風控模型以及超過10萬個風險參數;嘗試將AI技術運用于聯合建模、電核錄音質檢、風險管理名單等風控領域,有效提升了風控能力和效率;運用大數據分析和挖掘技術,建立了全行專項數據集市,并基于大數據開發了各類風控規則、策略、評分卡、內部評級模型,廣泛應用到業務實踐中。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市場環境下,以及將貸款逾期90天計入不良改為60天的背景下,微眾銀行不良貸款率處于行業較低水平,大數據風控能力得到有效驗證。
在過去的一年里,支持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發展,尤其是針對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舉措相繼出臺,為民營和小微企業的發展打造了一個較為有利的環境。2019年,微眾銀行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為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為實體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截至2019年末,微眾銀行“微業貸”已觸達超過82萬家小微企業,并累計為約22萬戶小微企業提供了信貸服務,其中81%為制造、高科技和批發零售業,61%為首次獲得銀行貸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仍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政策的支持會有增無減,靶向與評估也會更加精準。微眾銀行將繼續以科技及大數據為依托,持續攻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和5G技術等深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金融科技已深刻影響金融業的發展模式,銀行業將持續高度重視、不斷挖掘金融科技潛力。
過去的一年,作為一家具有互聯網基因的高科技、創新型銀行,微眾銀行將金融科技的發展提升至未來銀行科技發展戰略規劃的高度,分別從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領域為未來銀行的科技發展指明了方向。微眾銀行繼續高度重視科技研發投入,科技人員占全行員工比例則始終保持在50%以上,得以在底層技術研發、科技標準制定、應用場景探索等方面走在行業前列,為各項業務快速增長奠定了扎實基礎。
2019年11月末,微眾銀行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已成功服務了超過2.2億客戶,實現了單日交易峰值超過5億筆,達到國有大型銀行同等規模水平,每賬戶運維成本降低至國內外同業的十分之一以下。
展望2020年,金融科技、數字銀行理念將更加深入每個人的生活,深入到各個應用場景中。對微眾銀行而言,將在戰略上持續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和應用,注重對科技人才的培養,通過金融科技手段有效建立風控體系,探索民營銀行、互聯網銀行的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模式。
責任編輯:Rachel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