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20年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創新成果之一,互聯網自誕生以來就以驚人的速度影響并改變著世界。而像所有直面消費者服務的行業一樣,金融業也被這場浪潮推向拐點。
消費者的金融需求正在被技術所重塑,他們希望要辦理的銀行業務可隨時進行,要享受的銀行服務可以隨處實現。
這是沖擊與挑戰,亦是轉型升級的機遇,它加速了國內傳統銀行業的變革與重生?!?/p>
扎根南粵的廣州農商銀行,一直以來都是金融改革的踐行者、見證者與受益者,其成長的每一步都與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密切相關。在互聯網金融元年到來之前,該行就已經開始布局電子業務的發展和“永遠在線”智慧銀行的建設。如今,作為廣州地區服務網點最多的銀行,廣州農商銀行已經突破了物理網點的業務邊界,實現了線上賽道的開辟,并通過不斷完善旗下互聯網金融矩陣,為客戶提供更開放、更全面、更便捷、更自由的移動端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網點+網絡”的強大金融服務體系。
發力網絡金融,廣州農商銀行先行一步
在2012年央行發布的《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中,還沒有為“電子支付”設專門的章節去介紹。隨后,2013年,根據央行的統計 ,包括網上銀行、電話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發起的支付業務共258億筆,金額 1075萬億元。而到了2018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已達1752億筆,金額2540萬億元。5年來增幅分別達到579%和136%。
互聯網時代的迅速崛起,改變了原有的生產模式和消費行為,亦驅動了金融供給模式的顛覆式創新。
“以前流行‘筑巢引鳳’,開一個店,坐等客戶上門就行?,F在如果讓客戶辦什么業務都要去網點,人早就跑光了?!睆V州農商銀行網絡金融事業部總經理王湘紅深刻地意識到,隨著金融需求和消費行為的互聯網化,發展網絡金融業務已成為商業銀行應對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方向。
轉型的壓力不止來自于同行業的競爭,還有外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業務擠占。2013年至2018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絡支付業務從153 億筆暴漲至5306億筆,金額從9萬億元漲至208萬億元,漲幅高達3367%和2211%,增長幅度遠超銀行機構。
內外因合力,將銀行業推到數字化轉型的風口浪尖上。廣州農商銀行,是動得較早的金融機構。2013年,被稱為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元年。而2014年年初,廣州農商銀行就將電子銀行部正式更名為網絡金融部?!拔覀円ㄟ^線上運營來吸引客戶,即‘活客’,讓已有客戶不要流失,隨后再通過互聯網運營去獲客?!?nbsp;
此次更名,變化的不僅僅是一個名字,也是業務向更深更廣范圍的探索?!拔覀儾块T的底層功能,是打基礎建渠道。如針對個人業務,建設個人網銀、手機銀行、微信銀行以及直銷銀行。另外,就是為全行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做好維護和建設?!?/p>
可見,網絡金融部肩負著多重任務。一方面要在傳統渠道之上,搭建線上的電子渠道,最終建成業務的全渠道體系。另一方面,就像高樓大廈需要堅實的地基,網絡金融部還要為其他部門的線上業務做支持,成為幕后英雄。
活客、獲客再到悅客,客戶體驗感極大提升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廣州農商銀行正是踏準了歷史的節拍。當互聯網這輛高速列車呼嘯而來時,廣州農商銀行手握著屬于自己的那張車票,沒有錯過時代賦予的機遇。
近幾年,廣州農商銀行的移動支付業務穩步快速增長,截至2019年6月30日,銀聯二維碼支付、覆蓋各主流機型的手機閃付以及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客戶數超500萬戶;交易筆數達2.88億筆,同比增長28%。
線上渠道的客戶量也在不斷增長,截至2019年6月30日,直銷銀行、移動銀行、個人網銀的客戶量分別近88萬戶、403萬戶、212萬戶。2019年6月的交易筆數,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5%、48%、41%。
對于廣州農商銀行而言,數據是業績的的最好體現。對于客戶而言,則是體驗感切切實實的提升。除了查詢、轉賬、在線理財等基礎性的業務,廣州農商銀行的客戶,還可以借助手機銀行預約無卡取現。在辦理業務時,卡號太長記不住,沒關系,有手機號就行。
近日,廣州農商銀行還與南沙“可信身份認證”示范基地合作上線了“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應用,面向全國所有用戶提供互聯網身份認證服務,成為了金融行業內領先運用這一認證技術的銀行機構。
據介紹,用戶只要登陸廣州農商銀行珠江直銷APP,完成活體認證,就可成功領取網證至“卡包”。當需要進行身份認證時,只要打開“卡包”,出示網證二維碼,或者掃描場景商戶的二維碼,即可完成驗證。此舉解鎖了網證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應用,促進了網證服務的進一步推廣。目前網證已經實現在購票、酒店入住、政務服務辦理、網吧等全國多個場景的運用??梢灶A見,不久的將來,市民出門可以不用帶實體身份證,憑一部手機就能走天下。
廣州農商銀行還開啟了網點柜面系統的改造。改造完成后,去柜臺辦業務,打開珠江直銷APP,調出卡包,掃描里面的網證和銀行卡即可,實體身份證和銀行卡再也不用整天帶在身上了。
“現在各家銀行都在發力線上業務,要想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就必須始終把客戶的需求放在最前面?!比缃?,隨便去菜市場逛一圈就能發現,每個攤位上都掛著打印的二維碼。微信收款簡單,但提現卻有成本。去年年底,廣州農商銀行敏銳地查覺到了小商戶們的痛點,專門開發了一款名為“珠江收銀”的聚合支付產品。它會為小商戶提供“個人轉賬碼”,不論對方是用微信、支付寶還是銀聯閃付,收款時都是一碼通行,并且可以將交易金額直接結算給商戶,不再有提現的煩惱。針對菜市場商戶繁忙時無法看手機的特點,該行還為這款業務設計了語音播報,錢有沒有到賬,用耳朵一聽就知道。
金融科技亦助力普惠與小微業務發展
普惠金融聚焦于小微企業、“三農”、創業創新和脫貧攻堅領域,已被納入我國“十三五”規劃,成為金融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但是,普惠金融規模小、風險高、收益低,發展這類業務需要更全面性與多樣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技術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廣州農商銀行找到了突破之路: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打造普惠小微新生態。
將線下業務搬到線上?!?014年,我們就有這種設想了,當時引入線上信貸評分卡,希望逐步代替人工審批?!?據廣州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回憶,在最開始,線上信貸評分卡只能起到輔助功能。 “大數據業務才開始發展,行內數據和第三方數據有限,線上過不了時,還是要再轉到線下。但這種操作積累了經驗,有利于逐步優化評分卡規則?!?/p>
互聯網大潮洶涌向前。線上業務的嘗試很快從內部審批擴大到線上消費類貸款。太陽指尖貸是廣州農商銀行面向互聯網用戶開放的全線上個人信用貸款。線上自動審批,最快幾分鐘放款,當天借錢次日可歸還??蛻糁灰螺d注冊珠江直銷app,登錄直銷銀行,提交貸款申請,拍照核實身份,就可立即提款。
隨后,更多的線上業務以產品的方式呈現出來。如太陽村民e貸,“在手機端直接申請,貸款額最高50萬元,可用于宅基地出租屋升級改造、村民生產經營等方面的需求?!?/p>
這款產品通過提取、分析廣大村民在該行多年以來積累的代發分紅數據研發而成。正是因為借助大數據手段提升了服務效率和風控水平,該產品真正實現了線上“秒批秒貸”,自去年上線以來,已經服務了4000多名農戶。
“我們是一家區域性銀行,數據跟大行比還有所欠缺?!比绾瓮卣箶祿??廣州農商銀行將眼光投向國家及第三方平臺。據廣州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正在開發一款以政府“稅收”數據為基礎的貸款產品。產品一旦問世,很多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將受益?!笆袌錾系膫€體戶、小微企業主,很多拿不出抵押物,經營數據也不是很完備,本身提供不了擔保,一直存在貸款難的問題?!贬槍@一情況,該行正在開發的新產品,將以納稅情況為數據基礎,為小企業主提供信用類的貸款,通過線上操作同樣實現秒批秒貸,隨借隨還。
今年年初,國務院、銀保監會提出“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路”的號召,廣州農商銀行為了實現客戶直接觸達,提升小微、普惠金融業務的可獲得性和服務效率,還啟動了不動產“e登記”服務,成為廣州首家實現抵押、涂銷、換證登記業務網上申辦的地方性銀行。
以智慧金融助推大灣區騰飛
在數字化轉型以及打造智慧金融方面,廣州農商銀行在農商銀行體系里面可謂是翹楚。
這與該行的重視以及員工的努力不無關系。據王湘紅介紹經,像她們的網絡金融事業部,有20多個人,不乏一些專業人才。行里對這一塊的業務非常注重,“從渠道到金融互聯網金融平臺,未來我們還有可能成為獨立的網上銀行?!?/p>
目前,不論是個人網銀,還是普惠小微業務,廣州農商銀行很多線上產品的開發正在通過共建合作的方式展開。但是在最開始,所有的硬骨頭,都是靠自己一點點啃下來的。在開發太陽村民e貸時,產品團隊收集整理了三年的村民分紅數據?!拔覀兊慕n惾瞬囊却笮斜∪?,當時團隊真正能做這件事的,就只有2、3個人。那時沒有大數據平臺,有時收上來的數據就是一個TXT文檔,還要自己清洗加工?!本褪沁@樣,幾個人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還是完成了建模任務。
如今,廣州農商銀行在大數據的收集和數據庫的建立上,已經進入了全新的局面:通過強化政銀合作和第三方平臺合作對接,以行內、人民銀行官方數據做基底,全面接入稅務、工商、社保、公積金、出入境等部門的第三方數據,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對更多領域客戶進行精準畫像。這也有效彌補了大部分縣域和農村地區人群的個人信用信息,大大推進了金融服務獲得的可能性。
不止于此,廣州農商銀行還在極推動智能化風控平臺、第三方征信數據采購等項目,逐步搭建內外結合的大數據智能化風控體系,建設反欺詐系統、零售評級系統、零售移動信貸平臺等系統項目。
新時代,新變化,新需求?;浉郯拇鬄硡^建設正如火如荼地推進,區域內將迎來新一輪的生產和消費大潮,對金融產品及服務的要求也將有更高層次的提升。作為廣東省首家上市的地方性銀行,當風起大灣區時,廣州農商銀行將持續探索金融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之路,為客戶提供更全面貼心的服務,以智慧金融助推大灣區騰飛。
責任編輯:Rachel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