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0年銀行業經營態勢,多位分析人士預計,利潤增速將有所放緩,凈息差存在收窄壓力,但資產質量將總體穩定,部分重點風險領域值得關注。此外,進一步加大資本補充的必要性仍然存在,預計2020年銀行業仍將通過多種方式補充資本,提高風險抵補能力。
息差存在收窄壓力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銀行業經營總體平穩。分析人士認為,2020年的經濟金融環境給銀行經營管理帶來較高要求,預計銀行業利潤增速有所放緩,凈息差有收窄壓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表示,預計2020年全年行業凈利潤在4%—7%之間,生息資產料穩步擴張,全年預計生息資產同比增長7.2%,信貸在資產中占比有所提升。凈息差方面,由于優質資產相對難覓,加之LPR新機制的深入推進,可能帶來銀行資產端收益率下降,考慮到未來央行仍將加大流動性投放,引導銀行負債端成本下行,預計息差收窄可控,全年凈息差收窄5個基點。
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在2019年高基數、對實體經濟讓利和監管政策影響下,上市銀行規模增長所帶來的盈利正貢獻將部分被凈息差收窄抵消;非息收入占比將大體維持穩定;為應對潛在的資產質量壓力風險,需要計提更多資源予以化解。2020年,上市銀行業營收與盈利增速均放緩,預計大型銀行盈利增速降至3%左右,股份制銀行降至10%以內,行業盈利增速降至5%左右。
資產質量保持平穩
今年前三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占比和余額小幅增加,撥備處于合理水平。展望2020年,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認為,商業銀行整體經營環境相對平穩,貨幣政策穩健偏松,監管將更加注重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而逾期等前瞻性指標正在持續轉好,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提升為進一步加大核銷提供了充足的財務資源,有助于降低存量不良資產。預計2020年全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仍將維持在1.85%-1.95%之間。
趙亞蕊表示,銀行仍將重點關注五方面風險領域。一是部分民營企業現金流緊張,債券違約案例頻出,信用風險有所增加;二是部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風險依然存在;三是在房地產企業融資受限、銷售資金回籠困難以及償債高峰三重壓力疊加的情形下,中小型房企的信用風險需要警惕;四是商業銀行信用卡資產質量呈下降趨勢,銀行仍將加大管控力度;五是部分仍處于轉型期的中小銀行存在的潛在風險也應加以關注。
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表示,過去幾年消費性貸款發展很快,預計明年消費性貸款的占比仍將進一步提升。而個人消費性貸款的風險在今年有所增加,部分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在2019年上半年上升較多。雖然現在還無法判斷消費性貸款在2020年的不良走勢會如何變化,但在此類貸款快速增長、占比不斷提高的背景下,需要密切關注其貸款質量的變化。
資本補充壓力加大
當前,監管部門支持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的政策初見成效。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別為10.85%、11.84%和14.54%,較6月末均有所上升。
2019年以來,銀行IPO提速明顯,已有8家銀行成功登陸A股。非上市銀行、城商行陸續發行永續債,此外,銀保監會此前發布《關于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補充一級資本的指導意見》,放寬了非上市商業銀行通過發行優先股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限制。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對于有一級資本補充需求的銀行,應及早規劃資本補充需求,做好投資者溝通,明確資本補充用途,做好發行成本控制,適時啟動優先股發行流程;另一方面處理好資本充足性和成本的平衡,進一步做強化內源性資本積累,優化銀行業務結構和收入結構,大力發展資本節約型業務,同時完善資本節約下的經營管理機制,實現資本效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
王一峰稱,自《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實施以來,商業銀行一級核心資本充足率提升了1個百分點,一級核心資本凈額增加了9.3萬億元。未來,進一步加大資本補充的必要性增強,2020年仍將是各類銀行資本補充的大年。預計未來將進一步推動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通過補充資本加強金融風險防范基礎能力,并促進中小銀行提高放貸能力。
展望2020年銀行業經營態勢,多位分析人士預計,利潤增速將有所放緩,凈息差存在收窄壓力,但資產質量將總體穩定,部分重點風險領域值得關注。此外,進一步加大資本補充的必要性仍然存在,預計2020年銀行業仍將通過多種方式補充資本,提高風險抵補能力。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