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微眾銀行獲得由深圳銀監局頒發的金融許可證,成為我國首家民營銀行,標志著我國民營銀行試點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如今,民營銀行運作已有五載,短短五年,民營銀行隊伍從無到有。截至目前,已批準設立18家民營銀行,另有1家民營銀行獲批籌建。
目前,民營銀行試點改革進入穩定發展階段。根據財務數據統計,2018年已開業的17家民營銀行幾乎保持著高速規模增長。截至2018年末,17家民營銀行資產總額為6372.9億元,同比增長88.48%。2018年全年,17家民營銀行中,15家民營銀行實現盈利。

民營銀行試點改革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新焦點。尤其在中國經濟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小微企業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本質的目的就是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三農”和社區,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微眾銀行行長李南青曾指出,該行作為銀行業改革創新的產物,自成立起就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國務院政策號召,以踐行普惠金融為己任,將自身定位為專注于服務微小企業和普羅大眾的互聯網銀行。
作為我國新時期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民營銀行試點工作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2013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提出“探索設立民營銀行”。同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下發《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
2014年3月,原中國銀監會正式啟動民營銀行試點工作,率先獲批的5家試點銀行,于2015年底前全部開業。此后,民營銀行申請受理正式開閘。
自首家民營銀行微眾銀行開業以來,民營銀行運作已有五載,民營銀行試點改革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民營銀行幾乎保持著高速規模增長。通過梳理2018年已經開業的17家民營銀行數據發現,截至2018年末,17家民營銀行資產總額為6372.9億元,同比增長88.48%。
其中,微眾銀行可以說是民營銀行中的“巨無霸”。截至2018年末,其資產總額達到2200億元。從我國單家銀行資產規模來看,微眾銀行總資產規模也超過了部分城商行和農商行,甚至超過了一些A股上市農商行的資產規模。
從2018年年報數據來看,大部分民營銀行實現盈利。17家民營銀行中,不少銀行營收、凈利潤成倍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微眾銀行在2018年營收高達100.3億元。
結合金融科技探索創新模式
國家金融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在其文章《民營銀行發展的探索與展望》指出,信用風險上的良好表現,一方面與民營銀行開業時間短,不良貸款存量包袱輕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營銀行在業務模式和風險管控方法上的創新和探索,成效顯著。
事實上,民營銀行客戶群體大部分為傳統金融服務難以覆蓋的長尾客戶,以小額、高頻的業務場景為重點。而這類客戶無抵押、高風險等特點讓傳統銀行在發放貸款時不得慎之又慎。再加上傳統銀行相對復雜的審核流程、放款程序,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局面難以得到有效緩解。其次,傳統企業貸款的模式單一,靈活性差,采用信用貸款模式的仍然較少,貸款期限也相對較短?!芭c大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顯然需要創新模式?!崩钅锨啾硎?。
此外,民營銀行將互聯網作為服務客戶的手段與媒介,由于沒有網點和面對面服務,其所面對的風險管理和貸款服務與傳統銀行模式有所不同。
在風險管控方面,不少民營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下足功夫,通過將傳統和創新的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為主的科技力量實現了真正“敢貸”、“愿貸”,并有效對信貸風險作出管控。
微眾銀行面對巨量的長尾客群,使用大數法則來分散風險,并運用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數據和邏輯,如央行的征信數據,再結合各種大數據模型。將傳統和創新的手段結合,通過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實現良好的風控效果。
在貸款服務方面,以客戶體驗為中心,全渠道、場景化、定制化、便捷化的產品和服務成為大勢所趨,多家民營銀行互聯網貸款產品都已形成較好的口碑。
從目前看,民營銀行在貸款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創新,這種創新也帶動了整個銀行業在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以微眾銀行為例,該行主要通過互聯網銀行來開展業務,主要創新產品有面向個人客戶的消費金融“微粒貸”和面向中小微企業的“微業貸”。面向中小微企業的“微業貸”是該行的拳頭產品??蛻魪纳暾堉撂峥钊吭诰€完成,無需抵質押,按日計息,隨借隨還。截至目前,微業貸服務小微企業超50萬戶。目前微業貸授信企業全部為民營企業。
到目前為止,互聯網貸款產品已成為許多民營銀行服務零售、小微客戶的標準產品,這種貸款基于移動互聯技術,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手段分析,借助決策引擎進行客戶貸款的授信審批。貸款辦理渠道則可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終端自助完成。實現了線上申請、自動審批、線上簽約、自動放款為一體的全自動貸款流程。在更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業務效率,并降低了客戶的信貸成本,成為數字普惠金融重要的載體之一。
此外,不少民營銀行也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微眾銀行搭建的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金服平臺。目前已通過基于區塊鏈的電子支付憑證的創建、支付、融資、流轉、注銷、對賬等功能,高效便捷地實現鏈上鏈下的系統間交互、供應鏈線上的資產流轉,“1+N”融資模式下的鏈屬企業可由此憑借核心企業被賦予的信用開展融資。
科技團隊人才儲備、差異化定位成關鍵
與分支機構眾多的傳統商業銀行相比,只能“一行一店”經營的民營銀行在營業網點方面并無優勢,加之成立時間短,體量小,客戶基礎薄弱,在市場打法上,民營銀行更趨于揚長避短,走互聯網化、科技創新的發展道路。所以,民營銀行成立之初就將金融科技視為“安身立命”之利器。而金融科技、信息技術相關人員的科技團隊人才儲備也是重中之重。
據悉,微眾銀行IT人員(不含風險、運營等領域參與數據分析人員)比例一直在50%以上。同時,據其2018年年報披露,該行去年聚焦戰略性人才儲備,全年共引進人才684人——這一數字甚至超越了一些民營銀行的員工總數。
某民營銀行信息科技部總經理也曾表示,隨著業務的開展,科技人員數量在不斷增長,每年增速都在50%以上,增幅比較大。
除了人才招募,民營銀行和高校也開展人才培養合作。微眾銀行聯合中科院計算所、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內外25所高校建立多方位合作,將FISCOBCOS技術內容與高校課程融合,共同打造區塊鏈課程,截至目前,已培養學生超過兩千人次。
目前,民營銀行業務定位多聚焦于小微企業、“三農”、自貿區和科創企業等金融需求,通過向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客戶群體提供有針對性、便利化的金融服務,實現差異化精準定位。
聯訊證券分析師李奇霖在研報中指出,“有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特定戰略”是民營銀行審核的重點。根據差異化的特色定位我國民營銀行可以分為四類:平臺型、貿易型、區域型和產業型。
李奇霖指出,平臺型的銀行是倍受市場關注的民營銀行。包括微眾銀行在內的平臺型銀行都背靠大樹,擁有大量的線上線下流量。
穆迪在評級報告中指出,穆迪的評估考慮了微眾銀行作為中國領先的數字銀行的地位,以及該銀行對整個銀行體系的影響。該銀行服務1.26億個人客戶,此規??涉敲啦糠秩珖糟y行。值得一提的是,民營銀行首次獲得國際信用評級便是微眾銀行,其獲得穆迪A3標普長期BBB+。
除平臺型民營銀行外,貿易型、區域型和產業型也是民營銀行差異化的市場定位的重要類型。
貿易型民營銀行確立了自貿區業務、互聯網業務和科創金融業務“三駕馬車”并駕齊驅的經營戰略。
區域型民營銀行業務結構接近傳統意義上的商業銀行,不過這些民營銀行的服務群體比傳統商業銀行更傾向于小微、三農等普惠人群。
產業型民營銀行是圍繞產業生態圈和消費金融,致力于打造產業的銀行。
總體上看,民營銀行未來的發展將繼續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化特征,部分銀行將會繼續沿著其比較優勢,依托股東資源和能力,以金融科技為抓手,繼續探索互聯網銀行的發展模式,成為局部市場的領先者。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