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整個資管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一個資管人,我的確感受到機遇和挑戰并存,但總體感覺是機遇大于挑戰?!?1月19日,在“21世紀經濟年會——財富管理的質變時代主題論壇”上,中銀理財產品與系統研發部總經理兼運營管理部總經理吳金梅說。

(11月19日,中銀理財產品與系統研發部總經理兼運營管理部總經理吳金梅在“21世紀經濟年會——財富管理的質變時代主題論壇”上發言)
吳金梅認為,機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從財富管理的需求端來看,國內居民財富的快速增長帶來了強勁的理財需求,其中,一些居民養老意識的喚醒,帶來了很多增量財富管理的需求,這是從需求端的機遇。
第二,從供給端來看,2018年資管新規的發布,開啟了整個資管行業規范發展的新時代。中銀理財今年7月開業,理財子公司作為資管行業一個新主體,未來資管行業的發展中應該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理財子公司本身有很多優勢,主要體現在客戶端、渠道端、資產端等等,我們希望把這個優勢轉化為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經濟發展的動力。
第三,金融開放。包括資管開放,今年7月金融開放11條,其中也提到了很多關于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舉措,這一塊會帶來很多新的資管主體的供給,也會帶來新的一些增量的需求。
不過,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也面臨一些挑戰。
吳金梅認為,挑戰主要包括:第一,投資者教育,雖然理財產品要求凈值化,不剛兌,但銀行理財過去長期給客戶保本,這種對預期的打破需要一段時間,是行業面臨的挑戰;第二,目前理財端產品的期限比較短,平均不到半年,跟實體經濟對長期性資金的需求如何有效連接起來,是我們要面對的一個挑戰;第三,理財子公司成立之后,從母體里脫胎出來,公司化的運作跟一個部門的運作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公司化運作的過程中我們如何增強理財子公司自身能力,完善公司治理,包括去完善各項機制流程,還有很多工作去做。
實際上,去年以來,銀行理財子公司化運作一直是個熱門話題,概因其獨立化運作后,理論上幾乎可以獨自開展所有類型的資管業務,疊加母行帶來的天然優勢,因此也一度被視為資管業的“超級牌照”;今年下半年,理財子公司陸續開業,每家理財子公司的落地,都會引發業內人士圍觀。
“中銀理財7月開業的時候,主題詞是開放、聚合、共贏,從中銀理財的角度我們希望能抱著開放的心態,和資管行業的其它主體一起取得共贏?!眳墙鹈繁硎?,開業至今的4個多月時間里,中銀理財跟很多券商、券商資管、基金公司、保險資管、信托做了大量溝通,“一起探討如何在一個新的框架下,怎么找到一個更好的合作方式”。
“舉個例子,我們跟券商的合作:銀行進入交易所市場,要走券商結算的模式,跟券商經紀也有合作,這種合作是全方位?!眳墙鹈繁硎?,每個機構都能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定位,并因此產生合作機會,“目前看來,因為理財子公司脫胎自銀行,更靠近銀行的客戶端、財富端,客戶沿襲對銀行理財的信賴感,使我們能有更多的資金進來,可以跟業內優秀的資產管理機構,在權益等理財子公司并不擅長的領域開展一些合作?!?/p>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