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很難去跳舞,雖然有人說大象也可以跳舞,其實沒有人看見過大象能跳舞,因為其慣性太大了”,中國銀行總行網金部總經理郭為民,在2019CSS互聯網安全領袖峰會上談及科技發展、客戶行為與商業模式變化時如是說。
銀行業面臨一個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如何才能適應金融科技時代的轉換,每一步都有諸多挑戰。
開放銀行的理念,可謂是銀行在思維上克服“慣性”的又一次重大轉變,銀行正努力獲得并留住客戶,不斷創新提升客戶體驗,讓銀行服務更易觸達、易用、普惠。
畢馬威發布報告認為,開放銀行是在法律和監管在對數據提供保障的前提下,銀行以重點場景為核心、以客戶旅程為主軸的業務經營模式重塑,涵蓋戰略定位、生態運行、組織形式、產品結構、運行機制、信息系統建設在內的全面轉型,這一轉型是銀行業歷史發展的必然階段。
2018年,浦發銀行推出首個APIBank無界開放銀行,用戶可使用銀行界面App輕松享受社區服務、酒店與機票預定等根據數據推送的智能化服務。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南京銀行、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等近20商業銀行相繼發布戰略布局,探索開放銀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深圳灣支行行長李昭對中國電子銀行網表示,銀行可以將Ⅱ類帳戶的開戶能力開放出去,以健身房和美容院場景為例,消費者經常會被營銷辦理儲值會員卡,若通過在線開戶辦卡,會員卡的資金由銀行托管,每當用戶進行一筆消費,消費金額才會入賬商家,如此可以規避商家卷款跑路的風險,解決行業一大痛點。
一些商場和小區物業有停車識別、優惠折扣、便民繳費等功能的APP,銀行將上述虛擬賬戶的開戶能力及清算能力賦能給APP應用,作為平臺的APP可根據沉淀數據發展商戶、了解客戶,消費者的權益同時也得到了保障。李昭認為,開放銀行的宗旨是銀行融入場景,業務自助化,客戶少被打擾,減少人工介入提升用戶體驗。
上周,廣發銀行官微發布其與華為錢包的跨界合作,依托Ⅱ/Ⅲ類賬戶功能,上線“華為錢包”零錢業務,基于“華為賬號+銀行賬戶”模式,打通支付消費和智能理財,支持客戶使用零錢余額、基金和綁定的銀行卡進行支付,更可在手機閃付、銀聯二維碼等不同場景下自由使用。
開放銀行在技術和風控側還面臨安全挑戰,光大銀行首席業務總監兼數字金融部總經理楊兵兵日前稱,開放銀行使得業務風險敞口更多,拉長了整個風險管理的鏈條。因此,風險洼地的效應也會更加凸顯。例如,數據泄露、網絡安全、合作方欺詐等新型風險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猝不及防地發生。
近期,美國信用卡發行商第一資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 Financial)發生了嚴重的數據泄露事件,一名黑客盜取了包括姓名、地址、電話號碼和信用分數在內的個人信息,影響到美國約1億客戶和加拿大600萬客戶。
Capital One為銀行業敲響了警鐘,在開放銀行的創新進程中,提升信息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技術的升級與投入尤為重要。開放銀行不僅是銀行技術的輸出,也需要有成熟科技的引入以提高效能,如網絡安全技術與服務,安全問題始終是銀行業不可觸碰的底線。
騰訊副總裁馬斌以科技公司視角這樣看待開放銀行,他對中國電子銀行網說,未來社會肯定是走向開放的過程,在開放的生態中基于場景,釋放并協同各自的能力,騰訊正是聯合了大量的合作伙伴,才有今天的發展。
移動互聯時代,在法律和監管的界限內,銀行與產業生態各方開放、合作,協同構建多樣場景,聚焦用戶體驗,將使銀行服務無處不在。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