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摩根大通銀行(中國)行長鄒煉
鄒煉介紹稱,摩根大通每年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皬馁Y金投入上來看,數字還是非常震撼的:2019年是115億美元,2018年是108億美元, 2017年是95億美元?!?/p>
“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按照監管層對金融業開放的要求,近些年來,中國金融市場開放不斷提速,外資銀行在華也迎來高速發展期。在利好政策加碼出臺的背景下,外資行總資產占比近年來為何不增反降?面對本土化中國市場,外資行與中資銀行的關系如何?放眼未來,外資行將如何布局?
帶著一系列問題,新浪財經專訪了摩根大通銀行(中國)行長鄒煉。
黃金十年:
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速列車”
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斷提速,外資銀行在華逐漸迎來“黃金時代”。
從2007年原銀監會鼓勵外資銀行在中國設立法人機構,到2018年銀行業取消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再到2019年“新12條”外開放措施出爐,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步伐明顯加快。盡管十多年來,外資行經歷了高速發展,經營范圍亦不斷擴大,但總資產占比呈下降趨勢。外資銀行占全國銀行業總資產的比例,從2007年底的2.36%下滑到2017年底的1.32%,十年間縮水幅度近半。
鄒煉對新浪財經分析指出,在華外資行其實近年來發展也很快,在中國市場總資產占比不足2%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資銀行發展迅猛,其速度遠超外資行;另一方面,則是全球監管趨嚴,一些外商銀行尤其是全球性的銀行跨境經營成本不斷攀升。
那么,中資銀行發展速度緣何迅猛?鄒煉認為,背后核心原因在于中國經濟的騰飛?!巴ㄟ^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的長期積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在本土經濟的強勁支持下,銀行成為實體經濟的血脈,支持企業出海、推進國際化進程?!贝送?,隨著國有銀行在二十一世紀初掀起的波瀾壯闊的股份制改革,國內銀行業逐漸引入戰略投資者,使得中國銀行業整體的風險管理和公司治理水平不斷提高。
“雖然目前中國的GDP增速沒有前些年快,但放眼全球仍是最快的,我相信每家金融機構都想坐上這輛快速列車?!编u煉強調,現在外資行到中國設點,已不僅僅是“占位”那么簡單,更多的是基于經營性的財務考量。未來,外資行的發展關鍵在于錯位經營。不管是像摩根大通這樣的綜合型的金融服務公司,還是一些中小型外資銀行,都應該關注自身特點、發揮自有優勢。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4月,共有來自54個國家和地區的215家外國銀行在華設立了41家外國銀行法人,115家外國銀行的分行和153家代表處,外資銀行的營業機構已達到982家。不難看出,外資銀行的數量穩步增加,但僅有數量上的提升還遠遠不夠。
未來,外資銀行該如何在國內提高核心競爭力?又能從哪些方面彎道超車?——各家銀行加大對金融科技的投入,似乎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角逐未來:科技創新成關鍵
摩根大通投入年超百億美元
鄒煉坦言,中國是全球科技創新最活躍的市場之一。不管是中資銀行,還是外資銀行,都在通過技術創新,提升自身傳統金融產品的有效性和客戶體驗。
就中資行而言,國內銀行近些年來刮起了一陣成立科技子公司的“旋風”。截至目前,已有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工商銀行、北京銀行、中國銀行,共計8家銀行先后成立單獨的科技子公司。
相比之下,國外大型銀行鮮有單獨成立科技子公司,而是采取提升內功與借助“外腦”相結合的做法。一方面,直接在集團內部加強科技投入;另一方面,對外加強與科技公司的聯袂合作。
鄒煉介紹稱,摩根大通每年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皬馁Y金投入上來看,數字還是非常震撼的:2019年是115億美元,2018年是108億美元, 2017年是95億美元?!睆膯T工布局來看,摩根大通全球員工約25.3萬人,科技部門相關的員工近5萬人。這意味著,摩根大通的科技員工占比高達1/5。
在鄒煉看來,科技創新分為三種類型:痛點型、改善型、顛覆型。例如,摩根大通推出的銀行間信息網絡(IIN),既解決了客戶需求的痛點,從理念和技術層面也具有顛覆性的重要意義。
所謂IIN,是一個安全、分布式、基于許可的網絡,銀行可以安全地交換與跨境支付有關的信息。在當今的代理行環境(correspondent banking environment)中,銀行頻繁地要求其他銀行提供信息,以便做出適當的合規決策。有時可能是需要交換收款人姓名、地址和出生日期等簡單信息,但這些查詢一般需要2-16天才能完成,可能導致支付延遲。而通過IIN,跨境支付中的款項可以更快地到達收款人賬戶,同時降低相關成本,所花費的時間可能從數周降至數分鐘。目前,已有超過250家銀行簽字表示愿意加入IIN,其中80家左右來自亞太地區。
但就科研投入本身而言,往往是一場耗時耗力的持久戰。摩根大通除了自身加強投入,還擅長借助“外腦”。其中,頗具代表性的就是“摩根大通進駐項目(JPMorgan in Residence program)”,即篩選特別有潛力又處于早期階段的初創公司直接進駐摩根大通,授權其使用一部分系統和平臺,與摩根大通的管理團隊直接交流,將市場上的新型理念付諸實踐。
“這些初創企業反應速度極快,對于哪些理念能落地、是否適合摩根大通,可能4-6周就能給出反饋?!编u煉介紹,除了進駐項目外,摩根大通與科技公司的合作還有三種策略:第一,進行項目收購;第二,通過投資獲得董事會席位;第三,直接合作。
鄒煉強調稱,科技是業務創新的驅動力,但前提是有足夠的風控。放眼未來,不管是中資銀行還是外資銀行,仍將加大科技投入。同時,各家銀行也會讓科技創新變得更有針對性、更貼近市場。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