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資產,即由于特殊原因而被持有或需處置變現的資產。受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等因素影響,中國特殊資產市場規模有所加大,如何更好管理特殊資產受到廣泛關注。多位專家5月30日在中國特殊資產50人論壇上表示,由于特殊資產的體量及其特殊性,盤活與處置相對復雜,難度也隨之加大,常規手段已很難批量去化,可通過金融科技手段介入等方式,優化特殊資產配置手段。
優化特殊資產配置方式
業內專家認為,過去不良資產處置一定程度上是保密展開的,對不良資產的處置主要就是“三打”——打包、打折、打官司。要使得資產真正的狀況呈現在公眾面前并將它進行有效配置,需要開放的環境、開放的市場。
阿里拍賣總經理盧維興表示,未來,銀行、四大AMC(資產管理公司)、地方AMC、AIC(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投資公司、私募基金等,都將參與到特殊資產配置的市場當中,行業競爭將會加劇,同時也創造更多合作機會。特殊資產的配置也已經從“三打”,過渡到了“三重”——重組、重整、重構,以及“三血”——輸血、換血、造血。
浙江省浙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偉達認為,在特殊資產配置當中,對不同企業要“對癥下藥”。對“重病企業”重在盤活,以市場化、法治化為前提,盡可能避免產生二次不良;對“休克企業”要及時輸血;對“僵尸企業”要加快出清。
值得注意的是,制度也是優化特殊資產配置的重要方面。專家認為,應當創新金融工具手段,用金融工程、結構性金融的手段對現有資產進行重組。比如,ABS(資產證券化)能更加多樣化地揭示出資產的各種特征,與其他金融工具進行一定組合、重新安排,就有可能形成優良資產;債轉股也是中國特殊的金融結構情況下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要推進市場化債轉股;還應當打開大門,把中國市場融入全球市場,在配置特殊資產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吸引外國投資者參與。
科技賦能化解金融風險
“今年以來,特殊資產管理行業呈現新特點,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即金融科技加速融合,使資管機構能夠在盡職調查、估值定價、交易撮合領域通過科技金融的應用,實現更多的價值挖掘?!?a href="http://www.steamlinelogistics.com/search/result.shtml?siteID=123&query=平安銀行" target="_blank" title="平安銀行" class="hotLink" >平安銀行特殊資產管理事業部總裁戴巍表示。
隨著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等概念和技術的發展,利用金融科技進一步拓寬不良資產的處置渠道,推動不良資產處置模式的不斷創新,已經成為不良資產業界的廣泛共識。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需要創新,要使用金融科技手段。不良資產涉及大量信息,必須用科技手段揭示其多方面的信息,也要通過大數據、互聯網等金融科技找到潛在的投資者和合適的定價。
“未來,科技驅動還可以從兩方面進一步加強?!睆V東省粵財資產總經理魏麗認為,一是基于數據基礎上的創新和應用,在數據基礎上實現信息溝通共享。二是內外信息互通。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