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在會上表示, 目前有超過550家金融科技公司及初創企業在香港設立總部,過去5年,這些企業已籌集了超過11億美元資金,超過日本、新加坡及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他指出,政府及監管部門并正探討監管虛擬交易平臺,并研究將由多家銀行聯合推動的貿易融資區塊鏈平臺“貿易聯動”(eTradeConnect)連接國際企業。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大力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會為香港金融科技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4月15日的互聯網經濟峰會致辭表示,目前是香港發展創科的最佳時機,一國兩制令香港有獨特優勢,包括國際網絡、獨立司法制度、知識產權保護等,粵港澳大灣區亦有助各個城市發揮優勢,加強與國際企業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灣區發展的其中一個戰略定位是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林鄭月娥指出,香港將扮演世界級物流基建和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未來可望成為“東方華爾街”和“東方硅谷”。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在會上表示, 目前有超過550家金融科技公司及初創企業在香港設立總部,過去5年,這些企業已籌集了超過11億美元資金,超過日本、新加坡及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他指出,政府及監管部門正探討監管虛擬交易平臺,并研究將由多家銀行聯合推動的貿易融資區塊鏈平臺“貿易聯動”(eTradeConnect)連接國際企業。
此次一連兩日舉行的互聯網經濟峰會,以“數字經濟 締造未來”為題,匯聚了超過70位重量級嘉賓,探討數碼革命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這也側面驗證了香港的金融科技生態圈在過去數年的蓬勃發展。數碼港和科學園兩家創科旗艦已經匯聚了超過300家,業務涵蓋多方面,包括大數據、區塊鏈、移動支付、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程式交易等的應用研發。全球知名的創新實驗室和加速器計劃,例如埃森哲(Accenture)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德勤(Deloitte)亞太區區塊鏈實驗室,以及來自以色列的金融科技平臺The Floor,紛紛在香港落戶。
香港保障缺口達6萬億港元
去年12月20日,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下稱“保監局”)向保泰人壽(Bowtie Life Insurance),發出首個快速通道(Fast Track)牌照。保泰人壽獲得香港本地首個虛擬保險牌照,公司主要提供人壽及醫療保障,讓客戶在網上自行投保,無須中介人參與。
根據香港公司注冊處資料顯示,保泰成立于2017年11月,首輪融資超過2億港元,投資者包括永明金融、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發起的Hong Kong X Technology Fund。
在保泰人壽聯合創始人兼行政總裁顏耀輝看來,香港推出虛擬保險牌照將為保險業開拓新的藍海,“目前保險行業的數碼滲透率不到1%。在創業初期,我們也考曾慮過采取不同的業務方式,比如數碼保險公司?代理人模式?還是與現有的保險公司合作?但后來我們逐漸意識到必須全程控制整個從投保到理賠的流程,因此去年我們決定設立一家獨立的公司?!?/p>
據悉,快速通道亦收到超過50個來自科技公司、初創企業及顧問公司的查詢。這項名為“快速通道”的實驗計劃是保監局2017年9月底推出的兩項先導計劃之一,為申請機構提供一條專隊,加快處理采用全數碼分銷渠道經營的新保險公司的授權申請。
截至去年年底,香港共有161間獲授權保險公司,2017年底香港保險業的毛保費總額達到4892億港元。虛擬保險公司的出現將為香港保險業的生態帶來哪些改變?
香港保監局執行董事(政策及發展部)譚偉民透露,盡管香港的保險滲透率很高,但是整體的保障缺口卻高達6萬億港元,相當于香港每個在職人士的平均保障缺口接近170萬港元,“因此我們希望利用技術的手段讓保險變得更為有效,可以為普羅大眾帶來更好的保障?!?/p>
在當前金融體系下,保險業在普惠金融領域的價值尚未充分發揮??蛻粲|達難度較大,客群風險狀況復雜,風險控制手段有限,綜合管理成本較高已經成為了行業的痛點。
以香港壽險市場為例,保險的滲透率高,而保障程度卻不足,“目前市場上很多保險產品的儲蓄及投資成分較高,銷售渠道以中介代理人為主。保險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風險,而非投資增值,因此對于這些申請機構有一定的產品導向,比如他們銷售的主要為結構簡單、保障型強的產品,回歸保險的基本?!毕愀郾1O局行政總監張云正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
OneDegree創始人鄧彥麟在論壇上表示:“目前香港有超過50萬只寵物狗,但僅有不到10萬的寵物狗購買了保險,因為在傳統的保險代理模式下,中介代理人沒有太大的誘因推銷這類產品。利用保險科技,我們可以在兩三分鐘內實現投保,理賠的過程也只需要兩三天就能完成?!?/p>
“保險科技可以幫助我們預測需求,控制成本,以及進行動態定價。我們在內地已經退出了一些動態定價的產品,這些產品并非基于每兩年更新一次的風險測算,而是每日進行更新。這些技術手段讓我們得以大幅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客戶體驗,為他們提供一些定制化的產品?!北姲矅H總裁許煒表示。
財報顯示,眾安保險服務用戶數逾4億,去年眾安保險保費規模首次突破百億,達到113億元,保費同比增長89%;綜合成本率顯著下降,從2017年133.1%下降至2018年120.9%,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
虛擬銀行重塑銀行業
陳茂波強調,發展金融科技是特區政府的首要工作之一。為此,去年9月,香港推出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FPS),讓用戶以銀行戶口或電子錢包即時轉帳及交易,截至2月底,已有約250萬名登記用戶,處理超過2200億港元和60億元人民幣的交易。
香港金管局上月發出首批虛擬銀行牌照,其中,中銀香港、渣打、眾安、WeLab等金融機構獲得牌照。虛擬銀行有望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從而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據悉,以微眾銀行為例,每個客戶一年的IT運維成本大約為3.6元,遠低于國內的傳統金融機構戶均成本20-100元的水平。
中銀香港虛擬籌備組組長王瀾在會上表示,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形成互補,為客戶提供更多服務?!疤摂M銀行與傳統銀行的區別并非在于線上、線下,而在組織架構、IT系統、產品研發、需求方式甚至思維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希望借此機會和外部合作,共同探討未來銀行的經營模式?!?/p>
王瀾形象地將傳統銀行比喻為百貨商店,而虛擬銀行則是便利店,提供“小而精”的服務。在他看來,虛擬銀行的成功關鍵并非技術因素,而是時機,“有這么多機構積極參與申請虛擬銀行,證明大家已經有共識。新興市場對于創新金融科技的接受程度很快,而成熟發達市場則接受較慢。香港作為一個成熟的市場,很有活力,香港是在合適的時機推出了虛擬銀行?!?/p>
作為一家歷史長達160年的老牌英資銀行,渣打領銜的財團也成功獲得首批虛擬銀行牌照。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地區個人金融業務總裁尚明洋則認為,信任、規模、將金融服務融入日常生活、團隊都是虛擬銀行成功的主要因素。
香港本土金融科技獨角獸WeLab資深顧問陳家強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協同發展,有望使香港本地的金融科技公司服務整個大灣區龐大的市場。未來五年虛擬銀行及虛擬保險會有更多合作,提升客戶體驗的同時,設計的產品亦更切合生活所需。他預期,整體香港市場不會因虛擬銀行而有重大改變,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會演變成不同層次的市場結構。
事實上,大灣區內跨境理財保險需求潛力十分龐大。香港投資基金公會2019年1月公布的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內投資者的調查結果顯示,49%的廣東省受訪者在未來12個月將港股作為首三項投資選擇之一。而除港股外,27%的受訪者選擇買香港的保險,另有27%的受訪者表示有興趣投資于成熟市場的基金。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中銀香港目前已推出了一系列便利港企拓展內地市場、便利港人北上生活的創新金融服務:包括“中銀商事服務粵港通”、“粵港商事登記銀政通”等在內的各類商事注冊服務;大灣區“開戶易”服務率先實現港人足不出港開立內地賬戶,并綁定內地電子支付工具,享受便利服務;BoC Pay 和中銀雙幣卡“大灣區一卡通”更可幫助港人輕松實現北上“無現金”支付消費等。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