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消息,銀保監會近期重點監管工作通報會今日在北京召開,銀保監會統信部副主任劉志清在通氣會上表示,2018年,商業銀行累計核銷不良貸款9880億元,較上年多核銷2590億元,從而騰出更多空間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
以下為發言實錄:
劉志清:我結合2018年12月的初步統計數據,向各位介紹一下我國銀行業和保險業的運行情況。當前,我國銀行業和保險業運行穩健,風險總體可控。
銀行業規模持續增長,貸款占比穩步上升。據初步統計,2018年12月末,銀行業境內總資產261.4萬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各項貸款140.6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債券投資45.2萬億元,同比增長14.1%。貸款和債券投資占總資產的比重分別較上年末上升3個和1.2個百分點,2018年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量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83.4%,為實體經濟提供較多資金。銀行業境內總負債239.9萬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各項存款164.2萬億元,同比增長6.7%。
信貸質量基本穩定,核銷力度加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89%;關注類貸款余額3.4萬億元,關注類貸款率3.16%,較2016年高點下降了1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為92.8%,較上年末下降6.9個百分點。2018年,商業銀行累計核銷不良貸款9880億元,較上年多核銷2590億元,從而騰出更多空間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
撥備水平較高,風險抵御能力增強。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3.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762億元。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分別為185.5%和3.5%,較上年末分別上升5.1個和0.24個百分點,在已經調整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情況下,兩項指標仍保持上升態勢。
流動性總體穩健,同業負債繼續收縮。商業銀行人民幣超額備付率2.64%、存貸款比例74.3%,均在合理區間,優質流動性資產占比明顯高于國際平均水平。同業負債同比下降9.1%,部分中小機構過度依賴短期批發性融資問題有所緩解。
保險業風險保障功能充分發揮,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初步統計,保險業總資產18萬億元,同比增長7.2%。2018年,原保險保費收入3.8萬億元,同比增長3.9%;賠款與給付支出1.2萬億元,同比增長9.8%。2018年前11個月,保險業累計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6463萬億元。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