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18日從央行獲悉,我國首家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百行征信預計今年底可向市場提供個人征信服務。截至目前,百行征信已與241家機構簽署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協議,涵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P2P)、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民營銀行、助貸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等,并于10月12日與部分機構正式開始系統接入測試工作。經過半年多的認真準備,百行征信預計今年底可向市場提供個人征信服務。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表示,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強規劃引導,推動征信市場全覆蓋發展。要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推進互聯網信用體系建設。一是繼續建設和完善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運維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盡快實現信息覆蓋范圍從銀行全域向證券和保險全域擴展。二是推動市場化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與征信中心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格局。三是在P2P網貸機構借款人惡意逃廢債名單納入征信系統工作的基礎上,實施推動小貸公司、網貸機構全面接入征信系統,實現彼此間信息共享和風險聯動預警,快速識別和有效化解潛在金融風險。四是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和服務的力度。五是系統深入地研究和規劃對數據服務商的規范管理。
“要持之以恒抓好征信信息安全工作,牢牢守住不發生征信信息泄露的風險底線?!比f存知表示,下一步,央行要正本清源,開正門、堵邪門,抓好分類管控:一是對于依法取得征信資質的征信市場活動,要堅持高標準、嚴監管,切實創造信息安全的良好環境;二是對于沒有依法取得征信資質的市場活動,包括打著征信旗號的大數據風控公司,要依法嚴格管制;三是對于違法倒賣征信信息的機構和個人,要動用行政力量、司法力量,依法堅決進行打擊。
另外,從監管角度看,萬存知強調,要牢固樹立行為監管的理念,進一步提升征信監管效能。應樹立行為監管的理念,提高監管的前瞻性、協同性和權威性。一是大力培育恪盡職守、敢于嚴管的監管文化。二是抓好前期治理,將征信風險管控關口前移。三是要讓監管長牙齒,對違法違規行為形成強大震懾。執法檢查務必程序合規、公平公正,行政處罰應當于法有據、一視同仁。四是加強協同監管,提高征信監管效能。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