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之下,金融市場迎來深刻變局。用“劇降”可以形容銀行的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可以形容保本理財,也可以形容銀行理財委外。
委外去年來削掉1.8萬億
“三三四”整治加資管新規等的政策組合拳下,狂飆三年之久(2014~2016年)的委外告別擴張進入下行通道,早已成市場共同認知。但面對這個存在交叉嵌套、無法在公開市場查詢并且難以估算規模的投資市場,我們很難確切了解它的存量規模與萎縮程度究竟有多大。
券商中國記者拿到的關鍵數據是:截至今年5月末,銀行理財委外投資規模較2017年初下降1.8萬億元,占比下降逾6個百分點。而有據可查的監管表態——前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2017年8月中下旬工作通氣會上的講話顯示:銀行理財委外投資規模當時較綜合整治前減少了5300多億元。
將兩組數據匯總,可見銀行理財委外近9個月削掉了約1.27萬億。一名大型股份行資產管理部人士告訴記者,“這個結論應該是符合事實的”。他表示,銀行理財委外(不含委外)的峰值規模出現在2016年,當年末的規模應該處于4~4.5萬億之間。而這個數據,記者也在當時中信證券(16.430, -0.08, -0.48%)等的研報上找到了佐證。
也就是說,套入去年削掉的1.8萬億的數據,目前理財資金的存量委外規模最多不會超過2.7萬億。而在資管新規之下,這個市場還會進一步萎縮。
受托管理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從資金來源來看,銀行理財規模增長乏力,不少銀行資管余額出現負增長,負債少了,自然供血委外的資金就少了。
上述接近監管的人士告訴記者,截至今年5月末,銀行理財存續金額是31.1萬億。而前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此前在“銀監會化解金融風險引領銀行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上透露,截止今年2月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是30.6萬億元。
也就是說,今年3、4、5月三個月,銀行理財的賬面余額才增長了0.5萬億元,增速劇降。
“資管新規等之前一系列整治,其實對我們基金公司影響很大。我們去年跟幾家大中型城商行簽了基金專戶,之前的投債券的杠桿有的可以做4倍、5倍,現在都不行。就算你還還在合同期限內,監管叫你降,就得降。你就只能去把債券給賣掉。如果是已經到期的產品,銀行也不會跟我們續作了,就直接到期贖回自己做自營?!币幻鸸厩啦咳耸扛嬖V記者。
此外,資管新規之后,基金管理人還要每日對銀行上報凈值?!拔覀円恢本褪侨诤闲晕?,所以轉型壓力不大,我們很早就開始要求管理人提供單日凈值,以前是每周,現在是每天?!币幻巧绦匈Y管總告訴記者。
最重要的,是整個外部形勢,不太能重現委外的往日輝煌了。因為資管新規要求,銀行資管業務將剝離至子公司載體承接。銀行的資管子公司目前已經有意識地培養或挖角權益投資經理、投研團隊等,未來對基金管理人等外部投資機構的依賴度顯然會下降。
記者了解到,目前委外市場上的主要參與者僅剩下幾家大行,因為他們配置了一些大類資產和混合類資產。
“本來我們承接銀行委外,根本也收不到什么管理費。要保證銀行賺到5.5%的收益,如果達不到這個收益,我們就收不到15個BP的管理費,根本不賺錢?!币晃怀薪恿宋獾臏腺Y管機構高管向記者之前。而記者問他怎么看將來的委外市場時,他說“走一步算一步吧”。
責任編輯:松崎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