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類資管機構都在為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忙碌,一些可以提供估值核算外包服務的資管機構多方接洽,希望能夠對接銀行凈值化轉型對中后臺運營的需求。
部分基金公司針對銀行凈值化轉型提供估值核算、稅收籌劃、信息披露全產業鏈服務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不過也有基金公司反饋,此前在為私募基金提供估值外包服務時曾遭遇挫折,是否提供外包還得重新評估。而銀行的態度也出現分化,大型國有銀行暫不考慮將產品估值進行外包,小銀行由于系統人手等問題也動作遲緩。
爭搶銀行
估值外包“蛋糕”
據統計,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對外包業務有近30萬億的需求,提供估值核算外包服務的資管機構嗅到了“商機”?!百Y產管理產業鏈很長,運營服務的外包符合資產管理行業未來專業分工深化的趨勢。目前銀行、基金公司已經開展凈值型產品外包業務,但落地的不多。多數銀行都在等理財產品細則出臺,這之前大家都不確認怎么設計新規下完全合規的凈值化新產品?!眲摻鸷闲鸥笨偨浝睃S先智坦言目前正在為對接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的外包服務做準備。
“以往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采取資金池模式,根據客戶持有期限及預期收益給付資金,估值核算相對簡單。未來按照凈值化要求,理財產品每天都要估值。銀行自己進行估值核算,需要增加大量的系統投入,還要配置有經驗的基金會計等專業人員,初期的操作風險比較大?!秉S先智稱基金公司在估值核算等外包業務上具備更多經驗?!肮蓟疬^往產品均是凈值化運作,積累了很多管理經驗。事實上,在資產管理產業鏈中,估值核算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除此之外還涉及產品風險管理、績效分析、稅收籌劃、信息披露等,這些都是基金公司可以提供的增值服務?!?/P>
不僅基金公司,一些IT系統供應商也沒閑著。金證股份(11.000, 0.36, 3.38%)內部人士表示,近期正在與銀行溝通,希望提供信息技術系統服務。上海一位券商托管部人士也透露,公司也在積極準備拓展銀行理財產品外包業務。
部分銀行、
基金公司態度分化
事實上,這并不是資管機構在估值核算外包業務上的第一輪比拼。2014年底,基金業協會發布《基金業務外包服務指引(試行)》,券商、銀行、基金公司、第三方外包機構等正式進軍私募外包服務。隨后,基金業協會陸續公示三批私募基金業務外包服務機構名單,其中,37家機構獲得份額登記資格、40家機構獲得估值核算資格,廣發、創金合信、華夏、財通等8家基金公司同時獲得份額登記及估值核算資格。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回憶過往開展的私募外包業務時坦言,業務開展并不順利?!爱敃r拿到私募估值外包資格之后,公司后臺部門抽了一些人手專門推進,但最后自家公募業務卻出現疏忽,最后估值外包業務停滯?!鄙鲜龌鸸救耸糠Q,“基金公司人力成本高,加上大型公司本身公募規模體量較大,而外包業務帶來的收入有限,因此并不積極。券商與銀行在兩融等多項業務合作上更為緊密,相比之下,券商在外包業務上更有優勢?!?/P>
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私募外包業務已很少開展?!氨M管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大,但是外包業務是按照產品數量收費,未必能掙很多錢。但無論如何,銀行理財產品對于外包業務來說是一塊增量蛋糕,公司還是要重新評估是否恢復外包業務?!?/P>
四大行及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更傾向自己開展估值核算業務?!拔覀儗乐岛怂銟I務非常熟悉,只是缺少理財產品細則的指引?!币晃淮笮凸煞葜粕虡I銀行資管部人士表示,銀行風控不比其他資管機構差,估值核算外包會擔心信息泄露等問題。
部分中小銀行凈值化產品轉型面臨經驗不足、人手緊缺也是不爭的事實。普益標準的調研問卷顯示,僅有不到8%的銀行理財業務部門為事業部形式,其余92%的機構均為非事業部制,尚無子公司成立。從銀行理財業務條線崗位設置看,50%以上為前臺人員,包括產品、營銷等崗位,中后臺力量相當薄弱。
責任編輯:松崎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