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員,奧地利經濟學派信徒
程智鵬詩曰:
上市公司多降溫,新興發育幾浮沉。
結緣政通能同力,市場倒催躍龍門。
前幾天,證券日報報道說中國上市公司進軍“區塊鏈”雖然能迅速提振股價,但是現在有不少上市公司主動降溫,提示相關風險。上市公司對區塊鏈都抱有謹慎的態度了嗎?
通過炒作媒體拉升價格,然后主力借機出局的手段,是資本市場的常用套路。
此前,在3月份的時候,銀江股份因此前通過公眾號發布與區塊鏈有關文章,當天股價立即漲停,公司董事當天減持數萬股。不過,深交所迅速就詢問了銀江股份,問是不是來蹭熱點的,銀江股份則立刻把文章刪除,沒蹭。
人家說沒有蹭熱點,文章都刪了,你還要怎樣?
有人說,區塊鏈就是被蹭熱點的江湖騙子給搞壞的。而據東方財富的數據,目前涉及到區塊鏈概念的公司,已經有了67家。難不成這67家都是奔著蹭區塊鏈的熱點來的嗎?
說實話,區塊鏈這個概念實在太火,不光是中國,甚至于國外,很多公司想要提高身價,都想往區塊鏈這個概念上靠。所以不排除上市公司中,有一些企業是為了蹭這個熱點強行給自己的加的戲。但是,在這個世界,有人愿意去做實事,有人愿意去演戲騙錢。
難道整個A股市場,就沒有愿意踏踏實實做區塊鏈項目的公司了嗎?如果有,還是出現了證券日報中說的,不少公司都主動降溫了呢?難道降溫的公司都是騙子嗎?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果不能看到上市公司背后在發展背后的商業邏輯隱患,我們是無法洞察到做區塊鏈業務的上市公司所遇到的痛點的。
我們今天試著梳理幾個上市公司發展區塊鏈的業務,然后管中窺豹去看一看一些上市公司發展區塊鏈業務的難處,以及未來區塊鏈行業可能發展的方向。
先說第一個近期比較火的例子。
5月28日,新湖中寶公告子公司智腦投資擬12.3億元增資區塊鏈公司杭州趣鏈科技,隨后股價不升反降。此后截止到6月8日的十個交易日中,新湖中寶有八個交易日股價收陰線。
上交所在對新湖中寶收購趣鏈科技的問題進行了問詢,主要問了兩件事。簡單來說,第一件事,趣鏈科技此前股指5億,新湖中寶認購15億,多花了10億,這是怎么回事?第二件事,趣鏈科技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僅184.64萬元,凈利潤-1521.74萬元,這公司干什么的?有前途沒有?不行就提示風險。
從新湖中寶的回函中,第一件事,新湖中寶這15億的購價是公司和其他共同投資方基于趣鏈科技的綜合情況做出的經營判斷,存在收入與估值無法匹配的溢價風險。而之所以會買貴,是因為趣鏈科技作為區塊鏈技術的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完全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底層技術。
那趣鏈科技是是做什么的呢?簡單來說,它是針對銀行這樣的用戶群體做底層平臺Hyperchain,是一個類似于聯盟鏈技術服務的。
看完這個內容,不難理解新湖中寶為什么在收購趣鏈科技以后,市場并不看好了。從目前趣鏈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來看,他2017年只有184萬營業額,而2017年曾刮起過區塊鏈概念的一個小高潮,如果在此期間只實現184萬,那未來趣鏈科技的營業收入要大幅增長,就更困難了。
不知道這一年184萬的收入,哪年能吧15億賺回來呢?
事實上,趣鏈科技這個問題,是大多數區塊鏈技術公司都會面臨的的。這不是公司個體的問題,是一個行業生態的問題。
此前我們說過,區塊鏈技術是一個成本高且笨重的技術,如果沒有必然的應用需求的話,一般公司是不會去用的。沒那么多需求,就沒那么多業務,沒那么多業務,又哪里來那多的收入呢?
即使按新湖中寶對趣鏈科技所評價的,是區塊鏈技術領域比較尖端的企業,那又如何?事實上要問,區塊鏈技術到底哪家強?中國發展首選商業銀行。
此前福布斯排行榜排過一個區塊鏈技術公司的大公司排名,其中前十大企業中,中國以工商銀行為首的商業銀行占了五個。
銀行領域的業務,有那么好拓展嗎?所以新湖中寶花了15億,買了一個估值5億的公司,而且業務前景有剛才說的顧慮。頗有幾分冤大頭的樣子。
當然,如果要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看,趣鏈科技背后有復星系的資本參與,其后有怎樣的利益分配,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從新湖中寶的股價會下跌,乃至于為什么區塊鏈業務發展的痛點我們可以看到。即使現在區塊鏈的技術運用已經比較先進,但是在現實經濟中能夠找到的應用領域還是比較窄。
沒有一個剛性需求,這是區塊鏈業務發展的重大難題。這個難題,罩在新湖中寶的頭上,那是綠油油的一片股價,十分難受。
這里看到新湖中寶的股價,不由得想起一個段子。有人問炒股主力資金,你為什么做多那個炒概念的股票?主力回答,因為它炒的是區塊鏈。又問主力資金,那你為什么做空那個買項目的股票呢?主力回答,因為它真的要做區塊鏈!
說到這里,有朋友會感慨,是不是真的做區塊鏈項目的公司,只要越動真格的?就越不被人看好,而越會吹牛的,就越會受到資本青睞?這是個什么世道!
還真不是這樣。
回到我們剛才說的那個問題,如果問區塊鏈應用的領域那么少,為什么還會說區塊鏈是個重要的技術呢?答案在于區塊鏈生成的token。這個是區塊鏈技術真正備受關注的原因。如果沒有token的機制,區塊鏈這樣笨重而高成本的技術,當然是應用領域窄的。
在A股市場上,有公司要做區塊鏈項目,剛才我們說了,其發展會受到市場需求本身的制約。而另一個方向的制約,來自于政府。
其實,區塊鏈技術可能會用到比較深的,筆者是會計專業出身,此前還比較關注用友網絡。用友網絡在去年的時候頻頻歌頌區塊鏈,結果在政府禁止ICO以后,靜默了很長時間。
說實話,政府禁止ICO是一個明智的舉措,但是也無形中對token應用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很多上市公司捏著區塊鏈項目,但是因為害怕會受到監管,出問題,那自然就放緩腳步。
這是我們看到的,證券日報說的很多公司開始主動降溫區塊鏈概念的原因。
那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區塊鏈行業怎么好發展呢?
我認為一個案例有一些影子可見端倪。
說到上市公司轉型,中南建設是一個有趣的例子。中南建設投區塊鏈項目是做的廣撒網式地布局。
比如它投的“善良味道項目”,號稱“第一批區塊鏈認證大米”。有觀點吐槽,現在還是物聯網終端設備和軟件開發等投入階段,產品在農業的生產、種植、流通領域的運用尚處于嘗試階段,在沒有產生規模經濟前,不會產生業績貢獻,所以中南建設這個項目不賺錢。我認為說得對。
還有觀點認為,金丘科技是中南建設參股33%的項目,但并不涉及中國和澳大利亞政府的國際合作領域。另外,金丘科技自主研發的 “海星鏈”在國際上有較高知名度的說法,也是公司的主觀推斷,無確實的官方排名、評選數據支撐。這個說得也有理。
總而言之,中南建設也有幾分土豪轉型高科技的樣子,似乎不被人看好。但是,從股價來看,中南建設今年所走的是一波較為穩健的上漲通道。要知道,2018年A股一斤熊了半年,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下,還能走穩健上升通道,是很不容易的。
不被人看好還走那么穩?當然,如果單從股價來看,中南建設是大公司,項目多,很難說就是區塊鏈業務支持它走那么穩健的。但是我要說,不管股價走穩健的原因是什么,區塊鏈項目一定是原因之一,而不是坑。為什么呢?
2017年,金丘科技與銀聯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為廈門金融辦提供區塊鏈征信技術平臺,金丘自主研發的海星鏈獲得上海市政府專項基金150億元。
原因就在這里,因為海星鏈有政府背景支持。政府背景支持,不意味著市場價值,但是意味著它能躲過眾多上市公司很畏懼的那個原因,政府未來突然監管導致的不可控風險。
說完了這兩個例子,我們看到新湖中寶的例子,從市場的角度,導致它區塊鏈的業務需求受到制約,因此不被看好,而更重要的,是由于監管因素的不確定性,導致很多區塊鏈相關的上市公司對此都以降溫的姿態按兵不動。
而看到中南建設的例子,我們知道,也許應用場景的需求一樣是制約的,但是有政府背景作為支持的時候,路會好走很多。不是價值問題,而是項目運行本身的合規風險問題。
當然,中南建設的區塊鏈業務的發展,并沒有見什么太大的起色,這就是雖然有政府背景支持,但是依然逆不過市場的現實。
說到這里,我認為,中國未來的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如果想要市場的推動,必須要有token的支持。而這個目標如果需要實現,應該是市場倒逼的需求,迫使政府引導,能夠逐漸引導token經濟發展的道路。
事實上,中國政府雖然禁止了ICO,但是沒有禁止token。雖然一些官方的大媒體發聲希望中國發展無幣化的區塊鏈,但是市場是現實的,如果沒有token的激勵,則需要政府以強硬的方式去硬推應用,但是,真的需要用到區塊鏈的,需要政府去推的,是比不了市場的本身的需求的。
這里強調一點,筆者認為ICO是一個反人性的東西,所以支持政府做的禁止ICO的決定。一個窮少年,一次ICO就可以拿到他一輩子甚至幾輩子花不完的錢,這樣還干什么活兒?
token不等于ICO,區塊鏈產生的token是一個參與共識后的激勵證明,是價值的承載,它的模式不一定是現在流通的交易的數字貨幣的樣子。
關于token的發展,此前有IDO的模式可以借鑒,未來更多的模式,需要業內人士更放開眼界去探索追尋。
相信如果區塊鏈技術在中國能夠更好地發展,那就需要市場推動政策的支持,逐漸放開,逐漸融合?!?/p> 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好紧好湿好硬国产在线视频_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_国内激情精品久久久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