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
3月21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3月21日15時,在原銀監會302報告廳召開會議,宣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中國銀保監”)成立有關事項,在京會管單位副局級以上干部參會。
會議時間不長,約半小時。會上,中組部有關領導宣布中國銀保監成立,并宣布郭樹清出任中國銀保監黨委書記、主席;同時,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監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保監會”)的7位副主席均任中國銀保監黨委委員、副主席;此外,原銀監會紀檢組組長李欣然任中國銀保監黨委委員、紀檢組組長,原保監會紀檢組組長林國耀另有任用。
當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蹲守”在原銀監會、保監會門口,發現許多監管人士以部門為單位組團、排隊與門牌合影、留念;不少媒體趕到現場,在門口架起攝影、攝像器材。
對于外界頗為關心的“三定”(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方案,郭樹清在會上表示,抓緊研究“三定方案”,按照“公平、公正、事業至上”的原則,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干部。
有望破解監管難題
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設立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2017年2月,郭樹清出任原銀監會主席一職。在擔任原銀監會主席期間,郭樹清沿襲了擔任證監會主席時的“7天一新政”的改革者風格,以“防風險、治亂象”為主線,迅速刮起了一場嚴監管的旋風。
這些都使得外界對中國銀保監更為期待。中國銀保監主要職責是,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維護銀行業和保險業合法、穩健運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銀保監的成立對一些亟待解決的監管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監管標準不統一,導致監管套利;監管缺乏穿透性,“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對用債務資金作股權投資等高風險行為難以抑制;一些金融業態處于監管盲區,沒有人管,出了事才被迫補救;監管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暢,使重要決策缺乏依據;部分監管職能重疊,導致沖突、扯皮和政策信號不一等。
此外,中國銀保監成立后,保險業的動態頗受關注。2017年以來,原保監會出臺了“1+4+N”系列監管文件,從風險管理、產品設計、銷售管理等多個方面出臺具體規定,倒逼保險公司轉變發展方式,系統地推進防風險、治亂象、補短板和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前所未有。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2017年,原保監會處罰保險機構720家次,人員1046次,罰款1.5億元,同比增長56.1%,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24家,撤銷任職資格18人,行業禁入4人。
抓緊研究“三定”方案
事實上,“三定”方案頗受關注。郭樹清在會上表示,抓緊研究“三定方案”,按照“公平、公正、事業至上”的原則,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干部。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2015年初,原銀監會對內設機構重新進行職責劃分和編制調整,將原有27個部門分拆、合并成23個部門,包括22個行政職能機構及1個事業單位。
目前,原保監會內設15個職能機構和2個事業單位,并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設有36個保監局,在蘇州、煙臺、汕頭、溫州、唐山市設有5個保監分局。
一位接近監管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三定”方案不會一下子出臺,尚需時日?!叭绾卧O置銀行、保險的具體監管部門,如何建立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如何分、分到什么程度,如何整合共性的監管部門,這些都是關鍵問題?!?/P>
不少地方監管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地方銀監局和保監局的相關事宜也要等待“三定”方案。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