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傳統銀行與互聯網企業之間壁壘森嚴的態勢已成過去,從競爭走向競合,五大行工、農、中、建、交分別與阿里、京東、百度、騰訊、蘇寧進行了強強聯合的“聯姻”。
大行與BATJ的合作往往高舉高打,也被看作“門當戶對”。相比之下,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因其體量較小,原有科技實力薄弱,在同BATJ級別的互聯網巨頭尋求對話時處于弱勢。中小銀行如何在資源不對等的情況下與互聯網行業開啟對話、尋求合作?在目前看來,結盟“抱團取暖”不失為一種有效方法。
近日,南京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陳瞰就相關問題接受了中國電子銀行網記者的專訪。
南京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陳瞰
中國電子銀行網:南京銀行今年10月12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三方共同發布的“鑫云+”互金開放平臺備受業界矚目,南京銀行是出于什么樣的需求,推出的“鑫云+”這個平臺,能否請簡單介紹一下和阿里的合作?
南京銀行陳瞰:“鑫云+”已于上周末正式上線,它是南京銀行全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綜合性平臺。搭建這個平臺的初衷是解決南京銀行在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時遇到的現實問題,傳統銀行的IT系統架構無法支撐小額、高頻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比如在南京銀行消費金融中心與第三方互金平臺合作業務中,業務并發量高達每秒千萬筆,遠超傳統銀行的核心系統對傳統業務的承載能力,這促使我們考慮專門建設能夠滿足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新平臺。
除了滿足南京銀行自身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需求之外,建設“鑫云+”還有一個美好的愿景:南京銀行牽頭成立了“鑫合金融家俱樂部”(下稱“鑫合俱樂部”),截至目前共有144家成員行位列其中,包括城商行、農商行以及少數村鎮銀行;南京銀行本身在資金業務上實力雄厚,很多成員行委托南京銀行處理資金交易,圍繞這個業務領域南京銀行團結了一大批“小伙伴”,在合作過程中我們發現,除了資金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成員行還有數據資源和科技發展合作訴求,于是南京銀行牽頭成立了這樣一個資源共享、需求互通的俱樂部。鑫合俱樂部是開放式、去中心化的,像阿里這類互聯網企業想和銀行進行合作時,通過鑫合俱樂部可以和144家成員行建立合作關系;“鑫云+”目前一期主要功能是滿足南京銀行自身的需求,未來可以勝任對“鑫合俱樂部”成員行需求進行整合處理,比如某家成員行需要建設直銷銀行,可以不用自己從零建起,直接搭建在‘鑫云+’平臺上運營就可以。
中國電子銀行網:為什么最終選擇和阿里合作呢?
南京銀行陳瞰:最終選擇阿里云合作有幾方面原因:一方面阿里金融云的技術能力屬于國內領先水平;另外一方面阿里和江蘇省政府和南京市政府分別簽了戰略協議,將在南京開設分公司,本地駐場對南京銀行的運營支撐能力提供了有效保障。
阿里云作為一個龐大的綜合服務生態,其中任意一個場景對銀行來說都非常具備合作價值。南京銀行現在跟第三方合作時,都盡量將合作模式標準化和體系化,打造金融服務快速對外輸出能力,也為下一步與阿里云場景合作打下基礎。
中國電子銀行網:您提到南京銀行牽頭和144家城商行、農商行和村鎮銀行組成了“鑫合俱樂部”,那么中小銀行與互聯網巨頭合作應該遵循什么樣的的思路和原則?
南京銀行陳瞰:BAT目前和金融機構建立的合作,模式相對成熟和統一;而中小銀行在合作談判中,由于對應的資源有限,相對的主導權掌握在互聯網平臺手中。當然現在不排除因為互聯網平臺相互間競爭比較激烈,會有一些放低身段切入小行需求場景的情況,這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從整體來看,還是需要一些對等的資源去交換。
以阿里與南京銀行合作的“鑫云+”開放平臺為例,我認為時機很好,南京銀行有這樣的業務需求,阿里云又正好需要擴張市場,他們在其他行業的云服務已經相對成熟,只有金融行業還未介入,雙方都有各自的需求,談到這個事情,一拍即合,能迅速談到一塊。
對于中小銀行來講,當它們對互聯網金融業務有了深刻觸動,才能促成與互聯網平臺合作的發生。一些小行可能還沒有這么強烈的拓展需求,不一定要選擇這種模式。而南京銀行作為城商行里發展相對領先的銀行,加上“鑫合俱樂部”這樣一個聯盟,自然就促成了這樣一個合作的契機。
中國電子銀行網獨家專訪南京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陳瞰
中國電子銀行網:如何看待目前直銷銀行的發展?目前認為整個直銷銀行業界出現了產品同質化一類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南京銀行陳瞰:目前直銷銀行整體發展也面臨著分流的狀況,每一家銀行的能力不同,業務側重點也不同,直銷銀行的建設策略也不盡相同,發展速度也會有差異。當金融業務能力、科技應用水平都到了應有的層次上,才有可能形成一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這對銀行自身金融產品的創新以及技術手段的跟進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電子銀行網:分享一下南京銀行目前在做消費金融領域一些心得?
南京銀行陳瞰:當下消費金融的快速增長是必然趨勢,國家講供給側改革,其實最后就是要拉動需求,市場對消費金融的接受程度會越來越高,相關的產品服務還是會持續走熱,包括各類互聯網平臺和傳統銀行,都會積極參與這類業務。對于目前市場中的一些不規范現象,預計近期可能會有監管政策發布,要求消費金融服務主體持牌運營,未來在這個市場中能活下來的一定是金融科技能力和風控能力都比較強的平臺。
銀行在消費金融領域具備的優勢,主要在風控能力上。過去十年,南京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在消費金融業務方面持續在進行合作,在消費金融場景里獲得了豐富的資源,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我們認為,在消費金融業務中想要取得較為領先的定價優勢,一定是建立在較強的風控能力的基礎上;相對來講,在風險難以控制的時候,對外給出的價格一定是高的,這樣就在市場中就會失去競爭優勢,也不符合普惠金融的初衷。
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好紧好湿好硬国产在线视频_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_国内激情精品久久久責任編輯:Rachel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