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牽手中國工商銀行、華夏銀行、上海銀行等多家銀行,實現與銀聯戰略合作的進一步落地之后,近日京東金融又宣布和招商銀行推出招行小白信用聯名卡。
據了解,截至目前,京東金融已經和400家銀行進行了合作。曾經,顛覆、挑戰傳統金融機構一直是互聯網時代的新金融公司給人的印象,而傳統金融機構也常常將新金融公司視為威脅。京東金融卻頻頻與銀行傳出合作的消息,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京東金融頻頻牽手銀行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今年以來京東金融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幾大合作。
1月4日,京東金融與中國銀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作為銀行卡組織,銀聯與京東金融的合作主要圍繞著支付領域展開。在銀聯推廣其二維碼支付與NFC支付的過程中,京東金融均表態全力支持。尤其是在二維碼支付上,京東金融更是首批接入銀聯二維碼的非銀機構,整個京東2.4億活躍用戶都可以通過京東APP或京東金融APP使用銀聯二維碼進行支付。
銀聯與京東金融的合作已經真正進入了縱深階段,除了產品合作之外,在區塊鏈等技術合作上,雙方也共同建立了聯盟鏈。未來將基于區塊鏈技術,與其他金融機構和商業機構展開更為密切的合作。
6月,京東金融又與中國工商銀行達成全面合作。雙方將在金融科技、零售銀行、消費金融、企業信貸、校園生態、資產管理、個人聯名賬戶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緊接著,京東金融和華夏銀行、上海銀行、北京農商銀行、廣州銀行一口氣連發了四張“小白卡”。從2015年8月與中信銀行合作開始,京東金融和傳統銀行共同發布的“小白卡”已覆蓋銀聯版和Visa版,申請人數多達400多萬。7月6日,京東金融和招商銀行宣布聯手推出“招行小白信用聯名卡”。
在直銷銀行的系統建設、運營以及營銷推廣方面,京東金融實現了將京東“開普勒”系統接入北京銀行、民生銀行、農業銀行的移動APP,為其搭建電商場景,為后續輸出消費金融業務打下基礎。
做金融行業的服務者
從以上落地合作中可以看出,京東金融對于傳統金融機構來說更多是一個“服務者”的角色。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就多次提到,京東金融的定位是“服務于金融行業的科技公司”,這就意味著京東金融和傳統金融機構之間是開放的合作關系,而非封閉的競爭。
以京東金融和招商銀行聯手推出的“招行小白信用聯名卡”為例,招行信用卡稱得上是國內信用卡“第一品牌”,而京東金融背靠京東商城天然的消費場景和交易量,一直是消費金融行業的中堅力量。雙方首次“聯姻”,就將小白信用和金融機構提供的各自的用戶信用權益相結合,通過小白信用聯名卡為年輕人獲得第一筆信用,使得這些 “弱信用群體”也能逐步對接上傳統金融信用體系,這對業界來說,是一次極具意義的創新合作。
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的開放融合,是金融科技時代的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傳統金融機構來說,重視數據與技術的力量,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迫在眉睫。而科技公司開放與輸出技術,和傳統金融機構優勢互補,同樣勢在必行。京東金融與銀行機構頻頻牽手,不斷嘗試新的合作方式,為科技企業與傳統金融機構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借鑒意義。
責任編輯:韓希宇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