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6日,亞洲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順利召開,在主題為“數字貨幣與區塊鏈”的分論壇上,中國銀行前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表示,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尚沒有完全突破,未來三到五年可以看到數字貨幣的應用。
會后,鳳凰財經專訪了李禮輝,就區塊鏈以及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向其提出了疑問。李禮輝認為,出于比特幣去中心化、可匿名的金融屬性,它有可能成為資本違規流動、投機的工具,因此一定要放到法律和監管的籠子里才行。
內地在區塊鏈研究上不比香港慢
一直以來,香港以開放的市場、領先的技術在金融科技領域獨占鰲頭,區塊鏈也是如此。2015年12月,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聯同多家基金向區塊鏈初創企業Blockstream注資5500萬美元;2016年2月,時任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提出探討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2017年1月,有香港本地銀行透過區塊鏈技術,進行跨行甚至跨境支付。
相比而言,雖然央行推動的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已經測試成功,但區塊鏈技術在內地的應用與開發程度似乎遠低于香港。對此,李禮輝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內地在區塊鏈的應用研究方面還是發展得比較快,走得也比較扎實?!?/P>
他舉例說明,目前內地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比如郵政儲蓄銀行推出了資產托管系統;微眾銀行推出了聯合貸款的結算和清算系統;螞蟻金服推出了捐款追蹤系統;平安銀行推出了金融資產交易系統。
至于跨境支付,李禮輝表示這既取決于技術上的可能性,也取決于法律法規的管制,并非因為內地的區塊鏈技術落后于香港。
“我們知道香港是一個自由港,它的資金出入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包括貿易項下的資金往來,也包括資本項下的資金往來,所以我相信香港的這種跨境支付,不管是通過區塊鏈也好,還是通過別的方式也好,都是能夠順利達成的,”他說。
內地則不一樣,雖然內地對于貿易項下的資金流動沒有任何限制,但對于資本項下的資金流動是有限制的?!八匀绻缇持Ц渡婕暗竭@種資本流動,還是要進行一定的限制和管制的,”他說。
李禮輝提出了一個建議,內地和香港加強在區塊鏈技術研發、應用方面的合作,甚至可以成立一個區塊鏈研究聯盟,來共享信息和統一調配支援,取得更好的進展。
比特幣一定要放到法律和監管的籠子里
比特幣近期的市場表現讓監管層有所警覺,2月8日央行約見了各大比特幣平臺的負責人,隨后各比特幣交易所召開了行業大會,出臺了暫停提幣、上調手續費等一系列措施。受此影響,比特幣價格坐上了過山車。
監管層對比特幣到底是什么態度?央行相關負責人曾明確表示,比特幣是網絡虛擬商品,不是真實貨幣,它與央行正在研究的數字貨幣有本質區別。李禮輝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央行一系列政策出臺后,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央行此舉是為了有效打擊洗錢、逃漏稅現象。在李禮輝看來,比特幣交易平臺是去中心化的,可匿名的,它沒有什么交易限制,任何交易都可以在上面做,所以比特幣交易平臺有可能成為資金違規流動、投機的一個工具。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比特幣價格在兩三個星期內暴漲逾50%,李禮輝認為這是一種投機炒作的結果,“央行對比特幣交易平臺實行這種監管是必要的,約談是必要的。真正意義上的數字貨幣必須是由一個國家或者地區來發行的,必須有主權背書的,也必須有發行責任主體的?!?/P>
既然央行明確了態度,比特幣行業未來會不會進入“走鋼絲”的階段?李禮輝認為,比特幣玩家在共同認可的小范圍里玩一玩可以,但比特幣交易平臺不能夠做違規的事。
他說:“在參與者認可的范圍里,比特幣是可以作為記賬單位和交換媒介的,它已經具有了金融的屬性,金融的本質是用別人的錢做自己的生意,所以它一定要放到法律和監管的籠子里才行,另外,金融也是老百姓的錢包,是國民經濟的樞紐,要管得住才可以放得開,要有秩序才能可持續發展?!?/P>
數字貨幣不影響貨幣政策有效性
央行在積極推行數字貨幣的當下,有人開始質疑:如何保證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因為央行一直通過控制貨幣發行量來管理國民經濟,如果推行數字貨幣,未來有可能進入無現金社會,也許會對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產生影響。
李禮輝表示無需擔心,首先,數字貨幣本身能夠更快捷、更直接地交易,另外,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它所有的信息都是記錄在案、不可篡改的,這意味著它們是保存完好、方便追蹤的。
“對于央行來說,除了節約流通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以外,它還可以實時地監控貨幣流通的總量,所以對宏觀管理有好處,它還可以實時監控每一筆資金的流向、動態,所以對反洗錢有好處,”他說。
那么數字貨幣、傳統貨幣和現代支付工具(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究竟哪個會成為最主流的貨幣、最主要的支付方式?李禮輝表示,這取決于三個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效率(實現更快的、點對點的交易);第二,可靠性(保存完整、不可更改的、可追蹤的信息);第三,成本(節約交易成本、貨幣流通成本),“當然也必須要有相應的法律,”他補充道。
如果在數字貨幣、傳統貨幣和現代支付工具中選擇一個的話,李禮輝對鳳凰財經表示,“我當然希望數字貨幣能夠成為日常生活中的貨幣工具?!?/P>
責任編輯:曉麗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