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年三十結束了,作為每年的兩大重頭戲,一個是春晚一個就是紅包,而春晚年年如此,隨著各種小品喜劇幽默的綜藝節目產生,讓原來一年看不了幾個小品的舞臺,突然物質極大豐富,所以春晚早已無力吐槽,但相反紅包這幾年的競爭卻是甚囂塵上,2017年微信宣布不搞紅包搖一搖了,那么支付寶的五福臨門也就成了獨角戲,但那句話說的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全國上億人,又被馬云的套路給著實的耍了一把。
大年三十10點多的統計,一共1.68億人集齊五福,分享2億獎金,有人發了一張獎金分布圖,分享獎金金額1元錢上下的占比高達9成,而5毛錢獎金上下達到8成,如果能拿到5塊錢,絕對是人品爆發的結果。只有萬分之2的人能拿到封頂的666元,大概全國也就2-30000人左右。所以集齊五福從全民狂歡,到最后一刻突然變成了大鍋飯。讓大家吃的索然無味。
在年前的這半個月,集五福的活動可謂是火遍了大江南北,還在微信渠道以及朋友圈廣泛流傳,并時不時的蹦出些許段子,來把掃福字集五福的活動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甚至有新聞報道配合,說最難找的敬業福,已經在市場上公開叫賣30-188元不等,不知道這是否真的引誘很多人去掏錢購買,如果真是花這么多錢買來的敬業福,那么最后開獎那一刻,不知道有沒有摔手機的沖動,又或者手機太貴,隨便摔個紙杯什么的,發泄一下心中的怒火。
去年支付寶就是這么玩的,從數據上來看,791405位用戶集齊五福,分享2億獎金,人均能分到271元,去年是80萬人,今年是1.68億,粥還是那些粥,和尚卻多了200倍,支付寶的辦法就是玩命兌水。從一福難求,到最后一刻大幅補量,讓大量用戶在最后一刻參與其中。從而經歷一個從失望,到希望再到失望的過程。
雖然大家失望了,但這就是個游戲而已,大過年的,對于全國老百姓來說,就是為了樂呵樂呵,雖然上當但誰也沒太當回事,當然前提是你不是花錢去買敬業福的話,所以支付寶的營銷效果,又一次是杠杠的,少花錢多辦事,利用互聯網平臺,特別是利用了對手渠道,成功營銷拉新。所以從活動營銷角度,我們還是要多向支付寶學習的。
首先,這次拉新效果,估計支付寶內部有統計,但并不會公布,從1.68億來說,估計有不少都是以前打死也不用網上支付的大爺大媽們,在孩子們的感召下,匆忙開了支付寶,利用一切機會去集五福,要不是在這種白領紅包的感召下,這些大爺大媽可能一輩子也不會開支付寶,而如果不是在春節期間,孩子們都回家過年,大爺大媽們也不會知道這個事,更不會操作,所以春節和紅包的搭配,形成了最廣泛的傳播效果。大量增加了新開賬戶,下一步支付寶的任務就是怎么去進一步激活這些沉默賬戶,在營銷上,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高手往往是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把營銷任務分解,層層推進的。比如當年微信紅包也是如此,先讓你們搶,不用綁卡,等你提現的時候自然會綁卡。然后進而演化出了一系列支付投資的功能,瞬間跟支付寶形成了楚河漢界。
其次,支付寶看似拿出了2個億,其實一點都不多,現在互金行業拉新成本已經漲到了500-1000元,而支付寶通過這樣傳播力的活動,拉新成本顯然極低,也就1-5塊錢,而且天天上頭條,光這些渠道的廣告費都不止2億了。再加上在支付寶上加入了眾多品牌廣告,這些都是可以賣錢的,要不也都是資源,完全可以當成廣告展示位賣給客戶,收回成本。即使不賣,給阿里集團旗下品牌打打廣告也是效果很突出的。當然有網友也用陰謀論來想,馬云會不會自己在黑市上賣敬業福,能夠收回成本,但我估計阿里這么財大氣粗,還真不稀得這么干。
第三,支付寶一直以來最大的痛點就是頻率低,雖然用戶很多,但使用頻率太低,這是他無法直視微信的一個極大的劣勢,在互聯網時代,高頻打低頻,低頻必死,所以微信雖然后來居上,但就是用戶頻率高,所以分分鐘跟支付寶分庭抗禮。那么支付寶也想引入社交,也可以加好友,但畢竟強關系不在嗎,所以活躍度和使用頻率始終上不來,而這種集五福的活動大大增加了大家的實用頻率,天天掃幅,吃飯的時候拿花生米還要擺出一個福字來掃,已經成了一種病得治?,F在支付寶頭疼的是,如何讓這種使用頻率成為常態化。
第四,這次集五福的活動,重點就在于饑餓感,不確定性,又隨手就能操作,再加上春節和紅包的絕配組合,如果是平均分,開戶就可以領取,大家反而就沒興趣了,重點就是這種參與感,然后尋找一福難求的敬業福,再到交換福字,形成二次傳播效果。然后在大家快失去興趣的時候,大比例投放敬業福,重新點燃希望,畢竟不容易得來的才會更加珍惜。雖然最后沒分到錢,失望了!但失望情緒也是又一層的傳播,并用年三十快樂的氛圍作為免費的對沖,那意思就是樂呵樂呵得了。不至于引發太大的負面效果。
這就是支付寶的套路,雖然大家很失望,但人家卻很成功。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