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通用基礎設施集成商入圍采購項目日前確定入圍中標人,項目整體預估采購金額65.25億元,入圍中標人為宇信科技、新晨科技、神州信息等6家廠商。開源證券陳寶健在8月9日的研報中表示,此次中信銀行65億信創大單的落地進一步提振金融信創市場信心,預計后續其他銀行的信創招標也有望落地,三季度信創整體招標值得期待。
金融信創招標持續增長,7月中標量為70,同比增加84%。陳寶健指出,2023年以來,負面因素逐漸消退,金融IT廠商業績整體回暖,金融領域大模型技術迭代加快也有望打開成長空間,隨著政策持續鼓勵和招投標的加速落地,下半年值得期待。
金融行業是信創工程推進的排頭兵,是繼黨政信創之后發展最快的應用領域之一。東方證券張穎在7月5日的研報中表示,2020年和2021年,金融行業信創啟動兩期試點,覆蓋數量分別為46家和196家。目前,金融信創三期試點已收官,按照“先試點,后全面”的技術推廣路線,現已進入存量機構全面推廣階段,參與方將擴容至全行業5000余家金融機構,逐漸由大型銀行、證券等機構向中小型金融機構滲透。招商證券鄭積沙在2月22日的研報中更表示,金融信創實質性推進箭在弦上,未來三年為黃金窗口。
二級市場上,提供信貸風險業務管理咨詢、軟件開發與服務的銀行IT供應商安碩信息最近6個月股價累計最大漲幅達158%。知名老牌證券軟件供應商財富趨勢最近10個月股價累計最大漲幅達246%。
鄭積沙表示,金融信創從基礎軟硬件到金融業務應用分層級推進,隨著金融機構基礎系統和一般性郵件、OA等應用國產化替代的完成,金融信創的重心將逐步遷移到核心系統和外圍相關業務系統。此類業務具有投入大、專業化強、壁壘高、耗時長等一系列特點,大量的開發、測試、運維等科創適配工作為金融IT廠商帶來高增長契機。隨著金融信創逐步在業務層深化,行業高景氣有望長期持續。
從銀行、證券、保險細分行業來看,銀行IT支出規模最大,增速最高。結構上來看,國有大行和大型股份行占據主導,率先發力,高舉高打,在IT支出規模和增速上引領金融行業。
銀行核心系統支撐最基本的存貸款業務,并作為其他衍生業務的基礎兼具交易處理系統與會計處理系統的功能。隨著銀行專有業務專業化程度提升,金融服務模式不斷創新,銀行核心系統的支撐能力與應變速度面臨極高挑戰。東方證券在研報中表示,近年來,長亮科技、神州信息、中電金信、宇信科技、南天信息、中軟科技、天陽科技等頭部核心IT系統供應商加速布局自身產品線類別,自身技術壁壘持續提高,將受益于核心系統替換需求的提升,后續行業的集中度有望提升。
除上述公司外,中國銀行IT市場的玩家還有恒生電子、科藍軟件、信雅達、中亦科技、京北方、信安世紀、新晨科技、銀信科技、慧博云通、電科數字、潤和軟件及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等頭部銀行企業。
興業證券徐一洲等人在8月4日的研報中表示,政策上,2023年6月中證協《證券公司網絡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計劃(2023-2025)》要求券商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額不少于2023年至2025年平均凈利潤的10%或平均營業收入的7%。技術上,證券公司目前的大集中交易模式采用典型的“IOE”(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設備)架構,通過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統建設能夠有效實現核心部件國產化,且能夠實現系統性能的提升。在下游行業加大IT支出預計和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統信創建設要求下,證券IT迎來戴維斯雙擊的甜蜜時刻。
上市公司方面,恒生電子的投資交易系統產品O32自2007年上線以來,管理了機構投資者近9成的資產;金證股份2023年首次在公募基金項目中實現整體更換客戶核心IT系統;頂點軟件在CRM和智慧運營領域表現優秀,證券行業案例80+;華銳技術2022年8月正式上線與國泰君安共研的新一代信創分布式低延時交易平臺(NGTP),超1500萬經紀業務客戶全部遷移;指南針是國內最早的證券分析軟件開發商和證券信息服務商之一,已形成證券公司+金融科技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
保險IT方面,開源證券陳寶健在8月13日的研報中表示,一季度以來,隨著負面因素消退,頭部保險企業收入均顯著修復,行業基本面逐漸向好。根據保險業協會發布的發展規劃,要求“十四五”期末保險行業平均信息技術投入占營收比率超過1%(2020年為0.63%),在政策要求下,未來保險信息化投入有望提速,建議關注中科軟、新致軟件等。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