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化經營能力決定我們走多高、數字化賦能決定我們走多快、精細化風險管控能力決定我們走多遠?!被仡櫜粚こ5倪^往,展望上市之后的新征程,齊魯銀行行長張華曾在2021年年報致辭中這樣說道。
在整個銀行業,隨著科技不斷更迭、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日益緊迫、下沉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數字化已經成為各家機構的戰略性議題。上市接近一年半的時間里,齊魯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又邁上了新的臺階——泉智AI中臺、“普惠微平臺”等數字化成果持續賦能實體經濟,并不斷以新的面貌驚艷同業。
截至2022年10月31日,齊魯銀行“普惠微平臺”累計受理客戶申請超過15.2萬筆,授信戶數近45000戶,授信金額超過145億元,貸款余額近66億元,惠及批發零售、生產制造、科技信息等多個涉及民生的重要行業。
睡眠客戶激活模型每月推薦營銷客戶10000人;精準的圖像識別每日提供各類服務1000余次;反欺詐模型監控全行200萬交易賬戶,準確率較專家經驗提升12倍……從獲客到授信、簽約,再到貸后風險監測和預警,齊魯銀行的運營、風控、營銷等各類業務,都在數字化戰略下展現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技賦能齊魯“普惠微平臺”
最近,齊魯銀行申報的一項《山東高質量發展優秀案例》頗為亮眼。雖然數字普惠在銀行業早已不是新鮮詞匯,但齊魯銀行匯聚行內重要科研力量打造的“普惠微平臺”,仍算得上是科技賦能普惠金融的典型。
一方面,“普惠微平臺”可以實現小微客戶場景化營銷,突破營業場所限制,將產品直接投放到互聯網APP、自營移動應用中;另一方面,也可與核心企業合作,通過核心企業渠道將產品投放至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實現小微信貸產品的精準投放、高效觸達。
如何借力金融科技突破時間、空間、人力資源的限制?齊魯銀行這一數字普惠平臺給出了答案——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攻克貸款申請、授信審批、合同簽約、貸后預警等關鍵環節技術問題,通過授信流程全部線上化,實現小微貸款業務流程的再造。
具體來看“普惠微平臺”的運作機制,首先在貸前,該平臺運用人臉識別、聲紋識別、OCR、H5、SDK等前端技術,實現貸款申請線上化;貸中則依托大數據分析、專家建模、動態評分技術,建立大數據智能風控體系,實現業務標準高效審批,同時依托電子簽章、第三方存證,實現線上簽約,合同無紙化;貸后,依托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架構,實現自動貸后預警。
據了解,“普惠微平臺”的線上獲客技術有效解決了客戶跑腿、欺詐風險、精準獲客、業務辦理效率及客戶體驗等問題。線上申請渠道有效擴大了金融服務的覆蓋面,讓更多真正需要貸款支持的客戶獲得更好的金融服務。
平臺對線上智能審批技術的應用,則有效解決了傳統信貸過度依賴財務報表、財務報表不真實、關聯關系不明確帶來的關聯風險等問題,同時大大縮短了貸款審批時間,由傳統的7天縮短為約3分鐘。
此外,線上簽約技術的突破,讓原來客戶需要拿出半天時間專門到網點簽約的情況得到明顯改觀,通過手機銀行約2分鐘即可完成簽約。而在應用貸后智能預警技術后,齊魯銀行由原來每季客戶經理逐戶實地100%客戶全覆蓋貸后檢查,升級為僅對有風險預警信號客戶進行貸后檢查,大大提升了客戶經理人均效能。
繪制數字普惠的底色
數字化的終極目標無疑是更好地服務實體。齊魯“普惠微平臺”誕生的大背景是,近年來金融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給普惠金融提供了一條全新的發展路徑。
在完成在線身份識別、大數據智能審批、線上簽約、智能貸后預警等多項關鍵性技術攻關后,普惠微平臺上線了覆蓋小微客戶場景的數款線上產品,小微企業貸款的可得性和便捷性也因此得到了全方位改善。
比如,為深度服務稅務場景客戶,齊魯銀行研發打造了稅務場景產品體系,陸續推出了“稅融e貸”企業版、個體工商戶版;針對科技型企業,該行開發上線了科技型企業專屬線上貸款產品“科融e貸”,能夠全方位評價科創企業實力、行業地位以及未來發展潛力,實現對此類企業技術評價模型化,將評價結果引入科創企業融資全流程,從而真正讓企業技術實力變現為硬通貨。
為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切實增強新市民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齊魯銀行順應政策導向,積極上線了“新市民助業貸”,助力新市民群體創業。此外,該行普惠金融“貨架”上還有“人才e貸”“房抵e貸”“政采e貸”“鏈融e貸”“公積金惠企貸”“濟擔-紓困貸”……
在業內人士看來,數字金融最大的優點就是普惠性。實踐也證明,數字金融在服務小微、三農等方面往往更有“天賦”,能夠更精準地實現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滴灌”。尤其是疫情以來,數字普惠金融逐漸成為銀行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降費讓利的重要抓手。
截至去年年末,齊魯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銀保監會口徑)為371.4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97.62 億元,增速達35.67%;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3.7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917戶;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投放利率5.56%,較上年下降36BP。其中去年全年,齊魯銀行通過線上渠道累計為9335戶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支持50億元。
而具體看“普惠微平臺”,截至2022年10月31日,該平臺累計受理客戶申請超過15.2萬筆,授信戶數近45000戶,授信金額超過145億元,貸款余額近66億元,惠及批發零售、生產制造、科技信息等多個涉及民生的重要行業。
著眼于技術的強大支撐
數據的背后,反映的是齊魯銀行數字普惠金融的喜人成效,更是廣大小微企業主的認可和信賴。做到這一點,需要的是長期的品牌和信任建立,更是技術上的硬實力。
事實上,齊魯銀行從建行伊始就確立了科技興行戰略。經過26年的探索、實踐和積累,目前,齊魯銀行已建有領先的前、中、后臺信息科技系統,各類系統齊備完整,覆蓋營銷支持、服務渠道、管理監控、數據分析挖掘等多領域,支持多級核算體系與多法人集團化運營。
多年的信息化建設沉淀,讓齊魯銀行積累了大量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在“普惠微平臺”等“拳頭”產品背后,正是該行對前沿技術的不斷系統性探索和運用,泉智AI中臺就是其成果之一。
泉智AI中臺是該行為了進一步深入挖掘數據價值,打破人工智能能力豎井式建設,規劃建設的集中式、一體化的全行人工智能中臺。據了解,該平臺集人工智能前沿技術框架、人工智能建模平臺、人工智能服務為一體,整合了影像識別、語音識別與分析、生物特征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單點技術,將原子化AI能力集中管理重新編排,提高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實現效率,為全行運營、風控、營銷等各類業務融智、賦能。
該平臺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實現了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匯聚、存儲、治理和計算的人工智能數據管理;二是實現了拖拽式深度學習與機器學習建模的人工智能能力建設;三是實現了AI能力的統一管理和人工智能服務編排;四是實現了服務統一管理和訓練算力控制的人工智能服務管控。
以人工智能能力建設為例,泉智AI中臺可以提供AI模型訓練平臺,支持包括圖片識別、語音分析等深度學習與機器學習建模,可利用業務數據持續優化AI模型,讓人工智能技術具備更強的業務定制能力。據悉,目前這一建模能力已充分應用于風險和營銷場景,建立了“市民貸”營銷模型、睡眠客戶激活模型、異常交易反欺詐模型與市民貸風險評分卡等模型。
這一平臺還有諸多創新點值得關注,而且因為可以實現效率和精度的平衡,平臺對推動齊魯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意義重大。
比如在利用圖像識別提升各類業務辦理效率方面,泉智AI中臺提供統一的全行人身核驗技術能力,輔助客戶完成信息錄入、證件識別、身份驗真、生物特征核驗,每日提供各類服務1000余次,同時可以為各業務系統提供包括票證報銷、金融票證識別、票證錄入在內的各類圖像識別服務,大幅提升系統智能化處理能力。
又比如在反欺詐方面,該平臺構建的模型可以監控全行200萬交易賬戶,準確率較專家經驗提升12倍,大幅提升了齊魯銀行識別涉賭設詐賬戶的能力。
該平臺構建的智能營銷模型也打破了傳統營銷模式的限制,線上貸款產品營銷模型每月推薦營銷客戶可達1000人,比隨機營銷客戶轉化率提升3倍;睡眠客戶激活模型每月推薦營銷客戶10000人,其中7月營銷名單中成功推薦客戶購買理財600余筆,購買金額達4800萬元。
錨定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方向
齊魯銀行從戰略層面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發展,在該領域取得的諸多成果也得到了各界認可。在此次申報優秀案例之前,該行就已獲得多項榮譽。其中,“普惠微平臺”項目曾獲得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科技發展三等獎、2019年度金融科技產品創新突出貢獻獎。
另外,齊魯銀行在網絡和數據安全方向的工作成果,曾讓該行科技團隊榮獲中國金融工會辦法的2021年“全國金融先鋒號”稱號;更早之前的2018年,該行《基于信息科技的銀行網點效能提升探索與實踐》課題,被中國銀保監會評定為銀行業信息科技風險管理課題研究三類成果。
進入2022年,齊魯銀行《對公業務綜合支付服務創新研究》專項課題斬獲了山東省支付清算協會舉辦的2021年度專項調研課題活動一等獎;同年8月,該行還在上海榮獲第七屆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戰略大會和亞太銀行聯盟組委會頒發的商業銀行人工智能應用創新獎和金融科技獎……
此外,齊魯銀行還有多個現代金融服務項目取得專利,申報了《齊魯e貸微信小程序項目》《齊魯銀行網貸平臺V1.211項目》《齊魯銀行銀稅風控系統V2.0項目》多項軟件著作權登記。
類似的榮譽還有很多,但齊魯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步伐并不會因此放緩?!皡f同化經營能力決定我們走多高、數字化賦能決定我們走多快、精細化風險管控能力決定我們走多遠?!被仡櫜粚こ5?021年,展望上市之后的新征程,齊魯銀行行長張華曾在年報致辭中這樣說道。
與數字化轉型這一重大戰略相對應,齊魯銀行尤其重視科研力量的組建和篩選。目前,該行金融科技創新支撐主要由科技部提供,該部門共有員工100多人且還在不斷擴大和優化,現有人員全部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28人,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48人,具有專業高級資質的專業人員有28人。
齊魯銀行方面表示,目前該行正積極探索敏捷化組織,打破部門煙囪,建立數字經營中心(類似于商店)和科技中心(類似于工廠)的協同辦公,解決業務部門的需求和IT部門的矛盾,實現開發和運營一體化??梢灶A見,未來齊魯銀行在數字化金融領域還有更多驚喜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