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比特幣被特斯拉、萬事達等大型企業機構納入支付工具,不少國家央行正感受到日益嚴峻的數字支付工具競爭壓力。
記者多方了解到,去年以來,眾多國家都在加快針對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下稱CBDC)的研發測試步伐。
國際清算銀行對全球CBDC發展狀況的最新調查顯示,截至去年底,在受訪的60多家央行里,逾80%正在從事CBDC的研究、試驗與開發,至少36家央行已發布數字貨幣工作進展。其中,10%國家央行已上線CBDC試點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新興市場國家的CBDC研發進度明顯快于發達國家。目前,包括巴哈馬、烏拉圭、厄瓜多爾、委內瑞拉、泰國、柬埔寨等國已發行CBDC,中國等不少新興市場國家則在積極開展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的應用測試。相比而言,歐洲、美國等國CBDC研發仍在研究實驗階段,僅有新加坡Ubin、加拿大Jasper相關研發進展稍快一步。
“這背后,主要是歐美國家的貨幣決策路徑較長且決策權相對分散,比如歐美國家金融監管部門仍在討論CBDC可能引發的金融脫媒、擠兌風險等問題,導致他們在CBDC研究與機制設計方面需花費更長時間才能達成共識?!币晃婚L期關注各國CBDC研發的區塊鏈技術研發機構運營總監向記者分析說。
在他看來,隨著比特幣日益受到民眾關注且普及度越來越高,各國央行對CBDC的研究測試開發進度將隨之提速。畢竟,這些國家都不希望比特幣使用范疇日益擴大,進而沖擊本國主權貨幣地位,因此需加快CBDC開發落地以削弱比特幣的應用范疇。
火幣研究院發布的全球區塊鏈產業全景與趨勢報告(2020-2021)指出,盡管全球CBDC研究測試繼續升溫,但多數主要經濟體國家暫時不會選擇全面推行CBDC,反而是一些中小新興市場國家可能會率先“嘗鮮”落地,因為主要經濟體國家需先妥善解決CBDC所面臨的支付安全、支付效率、跨境使用結算等問題,因此他們更傾向選擇小范圍試點和內部測試,不太可能在2021年開展全面落地工作。
“某種程度而言,這也給比特幣持續擴大使用范疇與普及度創造了良好的時間窗口期。一旦比特幣成為眾多場景的支付工具并形成民眾的使用習慣,到時CBDC要取代它的難度就會增加不少?!边@位區塊鏈技術研發機構運營總監指出。
新興市場國家CBDC研發快于發達國家
記者多方了解到,新興市場國家研發CBDC的步伐之所以快于發達國家,主要原因是不少新興市場國家迫切需要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有效解決本國紙幣流通受限、緩解本國貨幣匯率異常大幅波動、提高貨幣投向跟蹤能力等問題。
“在一些中小新興市場國家偏僻地區,當地小微企業或農戶嫌紙幣流通不大方便,依然習慣以物換物。若央行數字貨幣(CBDC)能在這些地區廣泛應用,一方面其雙離線支付功能進一步促進商品流通交易,提振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幫助這些國家央行更全面地掌握本國經濟貿易實際狀況,提高貨幣政策決策的精準度?!币晃粩底重泿叛邪l機構負責人向記者分析說。
目前,除了巴哈馬、烏拉圭、厄瓜多爾、委內瑞拉、泰國、柬埔寨已發行CBDC,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數字貨幣已進入實際測試階段。
然而,不是所有新興市場國家所發行的CDBC均獲成功。比如厄瓜多爾、烏拉圭因民眾對CBDC接受度不高、CBDC架構設計不夠完善等原因,發行效果未能達到預期。
“事實上,CBDC若要發行成功,不但需要本國擁有良好的網絡支付基礎設施與民眾移動支付習慣,還需完善的CBDC設計架構?!边@位數字貨幣研發機構負責人表示。以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為例,其設計過程明確了三大原則,一是DCEP采用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對DCEP用戶進行實名制注冊,并且在使用DCEP過程中進行全流程監管;二是DCEP采取賬戶松耦合方式,因此在交易環節對賬戶的依賴度較低,能實現現金流通的點對點交易結算;三是DCEP基于100%準備金發行,并采取雙層運營模式且在運行過程中不預設技術路線,更能發揮商業銀行在DCEP運行過程所扮演的角色,有效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四是DCEP在中國的目標是僅替換M0,作為現金的“數字形態”。這些原則的設計,均保障DCEP的有效運營與成功落地。
相比而言,發達國家的CDBC研發步伐之所以略顯落后,某種程度凸顯他們對開發央行數字貨幣的謹慎態度。
目前,發達國家研發CDBC進展最快的,是新加坡Ubin。
所謂Ubin,是由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新加坡銀行協會(ABS)與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共同研究開發的數字貨幣,旨在研究分布式賬本技術在清算結算交易場景的應用,自2016年11月首次內測以來,目前Ubin一共進行5個階段的測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新加坡元token化、支付系統測試、跨鏈結算時的券款對付能力、跨境支付、多幣種商業化應用等方面。業內預測,新加坡Ubin預計會在未來數年正式落地。
此外,去年底日本央行宣布將在2023年前推出CBDC——一種由大型私人企業和銀行業巨頭支持的數字貨幣。但在正式推出前,日本央行將測試它是否具有貨幣基本功能、是否能讓數字貨幣生息、能否讓民間企業和消費者廣泛使用等試驗。
值得注意的是,至今歐美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對CBDC的研發仍處于論證與小范圍試驗階段。
究其原因,美國證監會SEC、財政部與美聯儲對數字貨幣的定性與監管歸屬仍持不同意見,導致相關CBDC研發步伐“滯后”,歐洲央行作為全球最早研究數字貨幣的中央銀行之一,卻受制政策約束,導致CDBC研發測試受到諸多拖累。所幸2019年歐洲反洗錢法規正式出臺,為歐洲央行研發CBDC掃清了重要政策障礙。
去年,歐洲央行將研究數字歐元作為一項工作重點,先后設立了研究CBDC的高級工作團隊、開發保護用戶隱私的CBDC支付系統并發布基于R3的“歐洲鏈”,業界普遍預期歐洲央行將在今年年中決定是否正式啟動CBDC項目。
去年8月,美聯儲發布了FooWire試驗項目的部分探究成果,它以Hyperledger Fabric作為底層技術平臺,以便美聯儲評估分布式賬本技術在支付領域的應用潛力。不少機構將此視為美聯儲正悄然布局CBDC研發的重要信號。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近期比特幣普及度日益增加且被廣大民眾接受,歐美央行的CBDC研發進程將加快,因為他們肯定不愿看到比特幣應用日益廣泛,進而沖擊歐元與美元在全球支付領域的市場地位?!鄙鲜鰯底重泿叛邪l機構負責人指出。
零售型與批發型CBDC的發展路徑“截然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各國CBDC研發持續升溫,新興市場國家與發達國家似乎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研發路徑。具體而言,不少新興市場國家傾向開發零售型CBDC,多數發達國家則可能選擇批發型CBDC。
就使用場景而言,批發型CBDC使用范圍及參與方相對可控,在提升金融系統效率(比如提供更順暢的匯款與更便宜的轉賬)同時對貨幣政策的影響較小。零售型CBDC則更多用于日常支付場景,可以進一步提升民間的“現金”使用流通效率,但這也會加快貨幣政策的傳導,對金融穩定性與貨幣政策帶來更大的影響。
在多位數字貨幣業內人士看來,不少新興市場國家之所以選擇零售型CBDC,主要原因是解決普惠金融與提升民眾支付效率的需要。比如巴哈馬群島只有39萬人口,卻分散在30個島嶼,且不少島嶼相對偏遠,因此通過發行CBDC可以有效解決民眾的支付與現金流通問題。而發達國家之所以傾向批發型CBDC,一個重要原因是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以及改善證券交易結算體驗,更好地發展資本市場。目前國際清算銀行(BIS)創新中心,瑞士國家銀行與基礎設施提供商SIX正在聯合探索開發批發型CBDC,以解決代幣化資產的支付清算功能可行性和法律穩健性。
據Trading Economics數據顯示,當前美國、中國的M0/M2比例分別為約26.7%與3.8%,這意味著美國推出零售型CBDC將面臨著更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中國則更容易推進零售型CBDC以補充M0。
由于批發型CBDC需要各個參與機構共同研發,因此在美國,私營合成型數字法幣(sCBDC)研發正悄然加速。不少大型金融機構與企業正計劃與美聯儲先達成共同研發CBDC的協議,一方面依托其在大宗商品結算、日常支付等場景的強大用戶基礎開發特定用途的CDBC,一方面則與美聯儲形成美元-sCBDC的投放回籠結算機制,降低對美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批發型CBDC研發領域,新加坡Ubin早已領先一步。
然而,去年10月,國際清算銀行發布報告,認為sCBDC不屬于CBDC,無形間對sCBDC發展構成不小的政策壓力。
火幣研究院發布的全球區塊鏈產業全景與趨勢報告(2020-2021)認為,隨著經濟數字化持續推進,各國央行意識到CBDC作為傳統貨幣的替代皮,既符合數字經濟發展特征,也能進一步強加反洗錢等監管。但主要經濟體國家鑒于經濟體量較大,更傾向采取先試點再落地的發展思路;不少中小新興市場國家則希望CBDC在解決本國現金流通與支付效率同時,能進一步降低對美元霸權對本國經濟的影響,因此他們會更積極地加快推進CDBC試點落地。
“但是,支付安全性能否得到保障、支付效率能否提升,依然是所有國家央行決定是否推進CBDC的兩大條件。它們的重要性甚至會超過比特幣普及度提升所帶來的沖擊?!鼻笆鲩L期關注各國CBDC研發的區塊鏈技術研發機構運營總監指出。事實上,部分國家認為一旦本國CBDC能獲得廣大民眾接受并形成新的數字貨幣支付習慣,比特幣對主權貨幣的支付挑戰自然會土崩瓦解。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