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銀行員工來說,2019年是殘酷的一年。
受到低利率和經濟疲軟的雙重影響,歐洲各地的銀行在不同程度的裁員。據境外媒體不完全統計,2019年到目前為止,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花旗集團和法國興業銀行等總共裁減了6萬多個職位。而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加。
本周,再次傳出匯豐控股(00005.HK)臨時行政總裁祈耀年(Noel Quinn)計劃全球裁員的消息。據悉,這次裁員是為了削減成本,具體裁員計劃或將于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時一并宣布。
高管離職后還有大舉裁員
英國《金融時報》首先報道了關于裁員的信息,瞬間引爆市場。該報道稱,這家總部位于倫敦的銀行業巨頭計劃出售其法國零售業務。該計劃可能會使匯豐銀行裁減4000至8000名員工,再加上替換人員的減少和整個集團范圍內的精簡計劃,最終可能會導致多達10000人被裁減。
英國工會聯合會對匯豐銀行這一全球裁員行為表示震驚。匯豐銀行現有員工約23.8萬人,美國聯合官員多米尼克?胡克(Dominic Hook)也表示,“這樣大規模的裁員需要匯豐銀行做出全面回應以安撫員工?!?/p>
從裁員人數上看,匯豐的這項裁員計劃可以說是多年來在控制成本方面最激進的嘗試。今年8月,為了應對英國退歐的不確定性、貿易沖突和全球經濟下滑,匯豐就曾提出了一項超過4000人的裁員計劃,如今計劃再度升級,將范圍再度擴大的同時,矛頭也指向了高薪的高管職位。
緣何大舉裁員?匯豐控股2019年中報似乎可以看出端倪,一切都是成本和利潤的權衡。
中報顯示,上半年,匯豐控股實現列賬基準除稅前利潤124億美元,同比增長15.8%。這其中,亞洲地區貢獻了最主要的利潤——除稅前利潤為97.80億美元,占比為78.8%,2018年這一占比為89.5%。另外,亞洲地區客戶貸款為4736.27億美元,較去年末增加230.82億美元,在總貸款增量中占比近六成。
事實上,匯豐控股一直十分看重亞洲市場,并將亞洲進入高增長市場渠道列為其戰略優勢,該地區業務經調整后的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9%。而存貸業務的增加,也以亞洲地區為主要增長點。
相比之下,匯豐控股歐洲地區則持續虧損,上半年除稅前利潤為-5.20億美元;2018年、2017年度則分別為-8.15億美元、-18.64億美元。匯豐超過30%的全職員工在歐洲和北美,而在亞洲部分地區卻實現了兩位數的回報率。這也是匯豐控股將法國零售業務剝離的原因之一。
裁員之外還有高層的人事變動。前任行政總裁范寧(John Flint)于8月5日退任集團行政總裁及董事職位,在任僅18個月的范寧成為匯豐史上任職時間最短的CEO。CEO離職后4日,匯豐集團總經理及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辭職的消息傳出。匯豐相關發言人表示,4個市場的行政總裁將繼續通力合作,共同促進匯豐在大中華區的業務增長。也就是說,大中華區行政總裁一職將不再補缺。
匯豐集團首席財務官邵偉信(Ewen Stevenson)曾表示,裁員將節省工資成本。范寧的離去,也被解讀為是因其未能按期達成目標,也未能有效控制成本。范寧曾在去年強調,有信心全年可能錄得正數JAWS(即經調整收入高于經調整支出)。然而,由于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全年JAWS為-1.2%,并未達成計劃目標。
自8月5日CEO離職的消息公布后,匯豐股價經歷滑鐵盧。對此,匯豐控股早有準備,對每股面值0.5美元的普通股展開回購,總額最多不超過10億美元。這一金額較市場預計的20億美元或以上幾乎腰斬。邵偉信對此解釋稱,由于英國脫歐等帶來不明朗性,需要預留更多資本,但不改變中期用回購抵消以股代息的攤薄效應策略。
顯然,回購對股價的提振作用并未體現。8月6日,匯豐控股股價跌破60港元,截至10月8日收盤,報58.45港元/股,至今未能“喘過氣”。
積極管控營業支出及投資開支
穆迪(Moody’s)在9月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8年期間,歐洲前20大銀行的成本收益比率基本保持在68%至70%的水平,幾乎沒有任何改善。相比之下,他們的美國同行在效率上有了顯著提高,成本收益比率降低到接近62%。因此,穆迪認為,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英國的銀行在運營利潤率方面落后于美國。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的分析師得出結論稱,銀行收入前景已大幅下降,新增貸款需求空間很小,等到公布全年收益之后,各大銀行或將進一步削減成本。
匯豐控股也在中報中提到,前景已經轉變。未來美元利率料將下降而非上升,地緣政治問題或會影響匯豐控股諸多主要市場。短期內,英國脫歐的性質及影響依然極不明朗。鑒于當前的利率前景,加上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和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所面對的收入壓力,預期美國業務的有形股本回報率難以于2020年前達到6%的目標。
因應收入所面對的風險增加,匯豐控股表示正積極管控營業支出及投資開支,并預期2019年下半年至明年,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市況將稍有好轉,并繼續邁向2020年有形股本回報率超過11%的目標。
縱觀這一年來,經歷了股價滑鐵盧、高管離職、萬人裁員的匯豐到底怎么了?變化不息,多種論斷和猜測亦不止,市場還需靜觀其變。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