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在伊春舉行。CF40常務理事、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伏軍表示,未來數字貨幣的發展,最大可能是基于國家信用的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
邵伏軍認為,法定數字貨幣會產生積極影響。一是提升對貨幣運行監控的效率,豐富貨幣政策的手段。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將使貨幣創造、計賬、流動等數據實時采集成為可能,并在數據脫敏以后,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進行深入分析,為貨幣投放、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有益參考,并為經濟調控提供有益的手段。同時,央行數字貨幣也能在反洗錢、反恐融資方面提供一些幫助。
二是有利于提升交易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法定數字貨幣不僅是貨幣數字化,還能通過與智能技術的結合、智能合約的設計,較好解決交易雙方信任問題以及信息流與資金流同步的問題,由此大幅度簡化傳統金融機構間的交易流程。
三是切實提升支付特別是跨境支付的效率,建立開放的支付環境。從支付功能看,通過運用法定數字貨幣,可以使法定貨幣流通的網絡極大扁平化,實現支付系統底層全面的互聯互通,大幅度減少兌換環節,提高跨境資金的流動性,解決傳統的跨境匯兌鏈條長、到賬慢、效率低等問題。
邵伏軍也表示,數字貨幣目前確實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具體來看,一是受制于當前技術水平,還難以實現對海量貨幣的實時數據采集、監控和分析,也難以開展高效、精準、可編程的操作。二是國際間協調有難度,各國研究數字貨幣的出發點和目標不相同。三是基礎準備方面存在困難,法定數字貨幣將對各類金融業務、金融服務的底層運作邏輯產生深刻而巨大的影響,它在金融體系的全面應用基礎準備目前來說還是嚴重不足。既缺乏相應的底層運作規范,也缺乏相應的監管機制。
“從商業數字貨幣角度來看,也有一些問題?!鄙鄯娬J為,目前商業數字貨幣的方案依舊是代幣,難以真正作為貨幣存在。第一是信任問題,商業聯盟作為商業數字貨幣的發行主體,發幣的原則和基礎都是商業信任,缺少穩定透明的運行機制。第二是技術管控的風險。商業數字貨幣涉及億萬客戶信息,商業貨幣的匿名性也對反洗錢反恐融資監管方面提出挑戰。第三是產融結合和壟斷的風險,大型科技平臺不斷擴展其業務范圍,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會出現新的產融結合和壟斷。第四是貨幣政策與外匯管理的風險問題。商業數字貨幣出現后,一旦跨國運營影響各國法定貨幣的流動性以及非儲備貨幣國家的貨幣主權,可能導致弱勢國家資金流失,反洗錢等措施失效。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