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業界關注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下文簡稱《辦法》)已經落地。
對于銀行理財子公司這一新生事物,業內最為關注的是,這個看似萬能的新手,是否會給其他資管機構帶來巨大的沖擊?
有資管業內人士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定位作出了新的解讀——這并非是一張“萬能牌照”,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仍將“有所為有所不為”。在百萬億元級的大資管領域,未來機構間的合作仍將大于競爭。
對于銀行理財子公司對資管行業的影響,普益標準的研報分析認為:“相對于公募基金、信托等其他資管機構在公募與私募上受到的限制,橫跨公募與私募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無疑擁有更廣闊的市場,也能滿足更多的差異化投資需求。同時,允許銀行理財子公司承接理財顧問及咨詢服務相關工作,也符合銀行資管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的趨勢?!?/P>
其實,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同于“信托+公募”的解讀,是12月2日《辦法》出臺后最常見的市場觀點。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強大形象,也讓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張獲得了巨大政策紅利的“萬能牌照”。
“這個牌照是很強大的,但也不是萬能的。我們要認真分析,將來的業務模式和側重點到底是什么,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a href="http://www.steamlinelogistics.com/search/result.shtml?siteID=123&query=交通銀行" target="_blank" title="交通銀行" class="hotLink" >交通銀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心副總裁梁冰在參加“2018觀察家金融峰會”時坦言。在他看來,銀行理財子公司與其他資管機構的業務仍存在差異,尤其是和公募基金相比,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客群與公募是有細分區別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客戶相對更穩健。
在部分公募人士眼中,就業務領域而言,雖然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固收投資領域將對其構成競爭壓力,但公募在權益市場深耕多年,投研實力的優勢仍非常明顯。因此在起步階段,銀行理財子公司仍需借力公募產品布局權益市場。
對于信托而言,雖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業務范圍很廣,遠超信托公司資金信托業務,對其傳統信托業務會造成一定的沖擊,但在信托業內人士看來,信托不止于資管。
某信托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相比,信托公司可以開展的財產權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業務,并不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展業范圍內。此外,在自有資金的運用方面,銀行理財子公司無法直接投資信貸資產,也不能開展租賃等業務?!斑@些都是理財子公司的局限所在?!鄙鲜鋈耸勘硎?。
對于資管行業而言,2018年是巨變的一年。在資管新規的指引下,無論是制度基礎還是市場環境,百萬億元級體量的大資管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
“中國的資產管理市場巨大,居民財富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遞增,各類機構未來發揮的空間非常大,大家有競爭,但更多的還是合作,合作大于競爭?!狈治銎鹳Y管市場的格局變化,浦發銀行資管部總經理蔡濤如是說。
蔡濤認為,從銀行的資管部門變成理財子公司,對于銀行資管從業人員而言其實是一個挑戰。從組織架構、業務流程重塑、機制建立等方面,甚至未來如何處理與分行的關系,理財子公司都需要作出相應的準備。因此,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長過程中,必然有與其他資管子行業的合作機會。
“銀行理財子公司雖然很強大,但我們相信他們最終要和信托進行合作?!鄙虾P磐锌偨浝黻惐硎?。在他看來,信托業能開展的部分業務仍是銀行理財子公司所不具備的。這也意味著,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和信托發揮自身優勢進行合作是大勢所趨。他認為,資金類信托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里仍將是信托業的主戰場,因為它是資產管理的基礎,也是信托業做財富管理的基礎。
責任編輯:方杰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